国司

更新时间:2022-01-09 16:04

国司(こくし)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名词,”国“是地方行政组织,”司“表示管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管理‘国’这一地方行政组织的长官“的意思。国司最早产生于奈良时代,其意义、职责与权力在之后的时代中也有所变化。

律令制时期

国司起源于日本奈良时代。

日本的奈良时代公元710年~794年)以710年迁都平城京(即今奈良)为起始,至794年迁都平安京(今京都)为止。

奈良时代是日本律令制确立的时期。在律令制下,日本的地方组织从大范围上被分为畿内、七道(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等地区,详见词条“五畿七道

在这五畿七道之下有60多个国,再下又有郡、里等行政单位。

这里必须要指出,当时所谓的“国”,并不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国,甚至与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蜀汉三国所表示的“国”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当时的“国”仅仅是受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行政单位。

国司,就是由中央派遣下来管理“国”的官员。但是国司并不对“国”进行直接的管理。“国”之下的“郡”,其长官成为郡司(一部分由之前的国造转变而来),“郡”之下的“里”的长官则由当地的人来担当。由此可见,在奈良时代,日本的地方行政组织已经初具规模,国、郡、里的分层正如当今中国的省、市、县的分层一样。

对于一些位置特殊的地区,其长官的配备也比较特殊。比如七道之中的西海道,由于其位置靠近中国与朝鲜,其管理机构是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有着特别权力的太宰府,而这些特别的权力正是由中央政府委任的。又如摄津国因其境内有难波津这一重要的港口而设有“摄津职”。另外在京城的地方官中,又有左右京职、市司、坊令等官职。

”国司”由守、介、椽、目四等官员组成。守,即长官;介,为副长官;椽,是三等官;目,类似于秘书。另外还有低级官员史生,主要负责文书的誊写。这些官员均由中央任命,任期大约为4~6年。

另外,因为桓武天皇时期,因其皇子颇多,为了封予,所以设置了只由亲王出任国司的“亲王任国”,为上总国常陆国上野国

各国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力强弱为基准,可分为大国、上国、中国、下国四等,因此各国的国司官位等级也依此有别。

大国(13国):

大和国河内国伊势国武藏国、上总国、下总国、常陆国、近江国、上野国、陆奥国越前国播磨国肥后国

※其中亲王任国为上总国、常陆国、上野国。

上国(35国):

山城国摄津国尾张国三河国远江国骏河国甲斐国相模国美浓国信浓国下野国出羽国加贺国越中国越后国丹波国但马国因幡国伯耆国出云国美作国备前国备中国备后国安艺国周防国纪伊国阿波国赞岐国伊予国丰前国丰后国筑前国筑后国肥前国

中国(11国):

安房国若狭国能登国佐渡国丹后国石见国长门国土佐国日向国大隅国萨摩国

下国(9国):

和泉国伊贺国志摩国伊豆国飞驒国隐岐国淡路国壹岐国对马国

战国时期

自奈良时代起,基于五畿七道而实行的“分国制”一直持续到日本战国时期。在日本战国时期,国司在名义上仍然是各国的地方官,并且有许多武将自称国司。

但是,”国司“是属于朝廷的官员,并不是幕府的官员,在讨论战国时期的”国司“时,我们必须简单地了解一下日本的战国时代。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日本的战国时代,那么”混乱“可谓贴切。这个”混乱“不仅仅指各诸侯各大名之间相互攻伐,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日本可以说没有一个真正的统治阶级。

众所周知,日本最早的统治者被称为”大王“,后被称为”天皇“,天皇是朝廷的最高领导,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但是自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以来,天皇和朝廷的权力就旁落了,虽然曾有个别天皇试图夺回皇权,但始终不能改变衰退的趋势。因此,不管是镰仓幕府还是其后的室町幕府,国家的实际统治机构都是幕府,实际统治者都是将军。”国司“作为朝廷的官员,已经不具有实际上的统治权,可谓有名无实。而当时实际掌握地方权力的,有守护守护代管领等幕府的官员。然而,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又有所变化。地方势力的增长导致幕府也逐渐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先不说”国司“这一处在幕府编制之外的所谓”地方长官“,就连幕府自身委派的守护、守护代、管领等地方官对地方的控制力也日渐衰落,大部分最终成为了与“国司“一样的”荣誉称号“。

从朝廷、幕府的地方官手里接过地方控制权的,就是被后世称为”战国大名“的各位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