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灯彩

更新时间:2024-06-06 12:04

中国灯彩在民间又叫花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多于传统节日、婚寿吉庆之时悬挂,以烘托喜庆气氛。

由来起源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唐诗曰:“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隐晴空,玉皇高拱云霄上,人物嬉游陆海中”。至宋代,汴梁临安上元灯节,延续五夜,“四十里灯光不绝”,《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当年灯会盛况。朱元璋建都南京,曾于元宵节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迁都北京后,元宵辟专区悬灯,增设灯市。清代灯节也“竞出新意,年异而岁不同。”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各地彩灯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上海的龙灯,用布制成;广东的走马灯,结构精巧;湘江温州的珠灯,用万千颗料珠穿制,精美壮观;北京的宫灯,感想典雅;河北霸县的老鼠攀葡萄灯、蝎子驮牌楼灯、麒麟灯、猪八戒灯、鸭子灯、金鱼灯、鸳鸯灯、题材诙谐、寓意明快。

灯彩分类

首饰龙

在温州乐清、永嘉等地,盛行着一种叫“首饰龙”的龙灯。它和其它的龙灯不同,全身不是呈龙形,而是依照鱼船结构,整个首架是以一条弧形木条做基础,上面用竹条和篾丝糊纸扎成一只龙船。船长3米,款米,高米3左右。前有龙头,在龙头口状部分,含珠垂须,作为龙的象征性标志,后有龙尾,中间“龙身”上有5-7层楼阁。上插各色小旗,每层左右和后方系复壁结构,内壁贴透光白纸,外壁贴淡绿色或五颜六色的细纹刻纸图案,当龙腹内点灯时,灯光映得四周刻纸奇彩纷呈,耀眼夺目。整只龙船饰有70多个制作精巧的亭台,在各层亭台中又配饰着近300个精彩的绸塑人物组成80多出戏,内容大多取材与《三国演义》、《说岳全传》。

民间称为“龙船灯”,又叫“楼船”。整个龙灯还装有木制齿轮传动装置,把所有吸取人物分别联结在一块。通过灯下的一人摇手,由一个人操作,可牵动全部绸塑人物,各自表演不同的动作,妙趣横生,逗人喜爱,显示出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首饰龙属于观赏性龙灯,专供人们观看,一般不做舞蹈表演。当首饰龙出动时,还有一只和龙灯配套的灯,俗称“龙船月”,因它的形状像上弦的月亮,故名。它的体形很小,没有亭台楼阁,也不贴剪纸图案,只在灯的左右绘上一点龙鳞,以做象征。

每年元宵节前,各地要雇扎灯艺人,花两个月时间,才能制作好一只龙灯。快到元宵节时,龙船灯便和其它龙灯一起出来活动。活动时间一般是从正月初十开始至十六,一共七昼夜。人们扛着首饰龙,到各村各家巡游,并敲着大锣大鼓,演唱着吉祥颂词。到第七夜,各村的首饰龙照例要集中到附近的一处庙宇中,进行“收殇”(用火焚化),所谓送龙上天,并以芝麻、绿豆撒之。在收殇前,还要让村民评论各龙灯的工艺高低,特别是龙船灯尾部一张大型的细纹刻纸(俗称“龙尾花”),谁如能评上第一,就被称为“龙船哥”,是很大的荣誉。

灯板龙

流行于乐清、永嘉等地。这是一种国内罕见的而又独具一格的木质龙灯,民间相传,至少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它是由一条条厚薄不同的狭长木料(俗称“档身”或“档板”)连结起来,在板与板的连结之处还以木雕戏曲人物的座柄为栓。两头分别装有镂雕、浮雕和漆绘兼施的龙头龙尾、屈伸自如。档板上装篝灯和旗杆,杆系三角小旗和铜铃;档身下装木柄,供握持负行。档身和档板多有图案,或雕或绘,现乐清县柳市镇吕岙村还保存了一条光绪年间制作的灯板龙,这条木龙是已故著名木雕艺人叶阜如制作的,龙身共十八节,节和节之间用一条板连接起来,名叫“灯板”。龙头、龙尾全部用樟木之类的优质木材精心雕刻而成。人们为了把龙灯装饰得更加美丽,每节雕上楼台亭阀和许多小型圆雕的戏剧人物,整个有近六十组戏曲剧目,如《牛郎织女》、《白蛇传》、《济公传》、《西游记》等。雕刻精工,并且描绘上彩,成为彩木雕。每节之上,装有灯笼,入夜灯亮,巡游于村落,灯光映着人物和花鸟,配合整个龙灯,显得更富丽堂皇。

抬高阁

抬高阁,俗称拜抬阁,是苍南县金乡镇农历九月十五庙会中特有的一种民俗。该日相传是英烈大帝的生辰。早两天,英烈大帝的账房玉孙庙神,先请鲍盖庙神下殿,然后庙众请各所平浪王下殿,巡视全城,肃清街道。十四日,各所庙神由各所庙众组织抬出游行。庙内有三牲祭礼,全城张灯结彩,下午与晚间,抬高阁使这次庙会活动达到高潮。高阁由各所平浪王庙负责,每所有二三架。一架高阁分三层,高阁底部基架是由坚固木架搭成,其上竖铁骨为“龙心”,盘绕三层,最高层叫“上盘”,一般是一至二岁的小孩站坐其上。小孩的身体固定在铁架上,上体可做诸多动作。在四五米高度的“龙心”上有“爬云梯”、“翻筋斗”等惊险花样。中层称“中盘”,小孩一般5岁左右。下层称“下盘”,因离地页较近,孩子年龄不限制大小,他们的身体没被固定,可转动自如。各盘约三五人。他们都穿着古装袍服装饰,表现戏曲典故中的人物场景,如“唐僧取经”、“牛郎织女”、“目连担经”等等。

建国前抬高阁游行时,左右有精壮男子手持长竿卫护。遇到高阁上的小孩想哭,便用长竿叉上盛有果品的篮哄小孩。晚间的高阁花灯悬挂,更是光彩夺目。其他,如桥墩、矾山两地也有抬阁习俗。桥墩的“抬阁”,叫“中阁”,其形式是在圆桌中心挖孔,竖一矮矮的“龙心”。矾山的“抬阁”叫“平阁”,形式更是简单,一大圆桌,上面站着古装打扮的小孩。现今抬神游行逐渐消亡,抬高阁仍在流行。

抬架

乐清蒲歧抬架始于何时,至今未明,但蒲歧抬架,颇负盛名。原因是装饰奇特,扮演奇特,一架由十名以上的健壮男子抬扛,上面由三至七名童男童女扮演各种古戏人物,粉墨华装,人上有人,手、杯、刀、枪均可立人,活动自如,形象逼真,叹为观止,今人还装上电珠,电光闪辉,更添风采。当地有一个抬阁谜语:“远看仙人腾云,近看三国封神,都说是铜身铁骨李全孝,仔细看看都是蒲歧人。”是最好的写照。建国后,蒲歧善扮抬阁者,多次被邀赴县城和外地指导扮演,颇获赞赏。

鱼灯舞

鱼灯舞在乐清,通常以十二盏鱼灯组成一队,俗称“十二化龙”。

鱼灯是仿照江海中几种鱼类形状制成,纸糊蔑骨,以彩色绘鳞,上留口子,中间插蜡烛照明,下装木柄,供巡行或舞蹈时握持。洞头海岛的鱼灯舞比较出名。他们表演各种鱼类的个体和群体的泅水等动作,舞蹈造型十分丰富,有黑鱼灯、鲳鱼灯、黄鱼灯、龙虾灯、螃蟹灯等等;并制成10条兽面鱼灯,即金龙鱼银龙鱼、双合鱼(一身两头,合二而一)、虎头鱼、象头鱼、麒麟鱼(1对)等,保留了古代浓厚的神话色彩。

跑马灯

跑马灯亦叫“走马灯”、“调马灯”。马灯,是仿照马的形状用蔑扎纸糊而成,也叫“竹马灯”。分马头与马身两段,捆缚在扮演马灯舞者腹前和背后,人居中间,走起来像骑马一样,俗称“马头军”。一般为8匹,其中白马6匹,胭脂马(红马)2匹。

元宵节前后,在城区大都由十岁到十三岁的男孩组成,每人胸前有一纸扎马头,下挂着一个小铃,背后有一纸扎马尾,用带系在身上,跑起来能上能下左右摆动,马铃叮叮作响,手中拿着一根竹竿当马鞭,晚上,马头、马尾中部都点上蜡烛。表演时,由一个或两个孩子扮演马童,呼引马队,出场表演。孩子们边跑边唱,加上舞蹈动作,走成“三角”、“连环”、“剪刀”等各种队形,乐队齐奏,曲调婉转动听。跑马灯大部在住宅前空地上或中堂上表演。演完后由主人赏给柑桔、炒米、蜡烛等,也有给钱的,赏银牌的。清郭钟岳有诗云:“歌唱新年乐意腾,满城争演上元灯。滚龙走马喧通夕,火树银花烧不尽。”

传统习俗

灯彩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巧思,它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综合空间艺术。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这一独特种类,概述了灯彩艺术的发展历史、种类、制作手法,并结合文化和民俗内涵,阐释了灯彩艺术在民间生活中的作用:它不只是节日的装点和审美的对象,更是一种广泛的存在和无限的人生关怀。

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古时称夜为宵,故称此日为“元宵节”。自汉武帝起,在此日张灯以祀太一神

据《文乐书》记载,此项活动又称“上元燃灯”,相传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晚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历来元宵节皆以灯为俗,因此也有“灯节”之称。

汉代祭祀太一神、礼佛使用精美灯品,以及在正月十五不禁夜的习惯,作为元宵节的习俗一直被保存下来。在元宵节张挂彩灯的习惯也逐渐从皇宫流传至民间,并同时出现了赏灯和其它一系列民俗活动。

元宵观灯,在南北朝时期已蔚然成风。大约在隋代,民间狂欢活动也加入进来。隋炀帝时,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在皇宫正门外长达八里的范围内布置戏场,大张灯火,全国各地的歌舞杂技汇集于此。到了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使社会生产力发达、经济富庶,元宵节的规模更为宏大,并开始逐渐脱离宗教活动的形式,成为一项民间欢庆活动。自此,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已基本形成,每逢元宵全国各地都有观灯游乐的习俗,宋、明两代尤为繁盛。

元宵节上的花灯种类繁多,形态千变万化,制作技艺各具特色。按造型分,有拟形灯(如鱼灯、虎灯、荷花灯、牌楼灯、花瓶灯、字灯、八仙灯)和几何形灯(如圆纱灯、四方灯、五角灯);按组合方式分,有单体灯、子母灯和集合灯(如灯山、灯树、灯楼、珠囤);按工艺材料分,有布帛灯、纸灯、琉璃灯、料丝灯、玉栅灯、珠子灯、羊角灯、牛角灯、麦丝灯、竹灯等,举不胜举。如此规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汉代起,形形色色的灯具制作就为以后灯彩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造型和工艺基础。

汉代是中国古代早期灯具艺术的繁盛时代,考古发掘的汉代灯具十分丰富,如行灯、鼎形灯、座灯以及动物形灯等,灯具所用材料也有铜、铁、陶、玉、石等多种。虽然汉代元宵灯彩的面貌鲜见记载,但由灯具的出土情况可推断当时灯彩的丰富绚烂。

元宵节放灯观灯活动在唐宋时掀起第一个高潮。《朝野佥载》曾记载唐代元宵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可见此时已出现了大型的灯树、灯山且盛极一时。至宋代,形成了一定的花灯生产中心,并有了典型的花灯品种。由唐至宋,记载中的花灯种类不仅有走马灯、孔明灯琉璃灯、白玉灯、鲩灯、珠子灯、罗帛灯、羊皮灯等结构精巧、装饰细丽的小型宫灯以及各种形象生动的彩扎拟形灯,还有用灯彩堆叠悬缚而成的灯轮、灯树、灯楼、灯山、棘盆等大型灯景。在宋代,更出现了专门的灯市,以供元宵节狂欢。宋代元宵灯节的盛况与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还增添了民间活动的参与。统治者为标榜其仁治,赐宫中彩灯予民间,这种鼓励使元宵观灯的活动愈加热闹起来。

明代元宵灯节更加热闹,是中国古代灯彩艺术发展的巅峰。繁盛的工商业,使明代社会尤其是都市形成“靡然向奢”的时代风气,且影响日益广泛。宋代肇始的艺术“精致化”倾向更加强劲鲜明。由明至清,技艺形式一贯向奢趋雅,争奇斗艳,五光十色,极尽精巧绚丽。

在明清两代,元宵灯节实现了意义比较深刻的价值转型,从实际意义上摆脱了信仰的牵挂,转移到以审美娱乐为主旨的游艺领域。

明代元宵放灯长达十天,灯彩艺术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花灯的种类更加多样化。仅一次灯会,就会有金莲灯、玉楼灯、荷花灯、芙蓉灯、绣球灯、雪花灯、秀才灯、媳妇灯、和尚灯、通判灯、师婆灯、刘海灯、骆驼灯、青狮灯、猿猴灯、白象灯、鲇鱼灯、螃蟹灯、羊皮灯和掠彩灯等数十种。明清时代花灯的专业产地云起,苏州、福州、新安、开封和杭州自宋代起便闻名,此时还有佛山、潮州、泉州、漳州、厦门、海宁、扬州、丹阳、泰州、南京、青州、成都、北京、太古等地以制灯闻名。著名工匠也相继出现,明代有潘凤、王玄、赵萼、王新建、赵虎、赵瞻云、顾后山、张九眼和包壮行等,清代则有钮元卿、徐廷锟、沈宇宸、徐致祥、沈则庵等。除技艺高超的匠人之外,又出现了一批花灯收藏者,可见明清灯彩艺术的繁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北方地区,还有一种冰灯,这是受气候条件影响而产生的特殊观赏灯。正月十五前后,是北方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结冰作灯,可持续数十日不化,利用冰晶莹剔透之特性,辅以光烛,造成既天然朴素又光彩斑斓的效果,成为北方灯彩艺术的独特景观。冰灯原属东北地区特有,随清人入关而成为中原灯节之俗,其制作在清代已成熟。

由于电灯的普遍应用,这种冰灯艺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品类日趋繁多,规模日渐宏大,成为北方元宵节最有影响的观瞻胜景。

花灯造型基本多以四、五、六为体面定数和基数,以象征四时、五方、六合之数,其上装饰则更多讲究,多象征寓意。花灯的题材内容和造型装饰相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

除了造型装饰上的丰富外,每个灯会场所的位置经营也是一种艺术。在宏观布局上,花灯艺术融进了中国绘画和古代建筑的美学理论,中国绘画理论中山水画论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种种,灯景布局正是把花灯艺术的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利用空间的畅通、阻隔、起伏、变化,使人领略到空间、时间、秩序、节奏、色相的和谐之美,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花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结合,充实自身的内涵。它把诗、文、书、画融为一体,加强了审美情趣,同时继承了传统象征、寓意的表现形式。猜灯谜就是花灯文化中十分突出且广受欢迎的一项文娱活动,即将谜语贴在花灯上,让人们一边赏灯,一边猜谜。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等。

灯彩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巧思,它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自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综合空间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又因引入光的时间因素而别具一格,借火光的穿透性、明亮性和灿烂性而赋予花灯灵魂,使之充满生机。花灯不仅是一种工艺美术,更是广阔社会生活层面上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的存在与发展和丰富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灯彩在民间生活中的作用,不只是节日的装点和审美的对象,更是一种广泛的存在和无限的人生关怀。它承载着吉祥和祝福,甚至被人们视作福祉和庇护的载体。花灯艺术记录了中华民族用火文明的历史轨迹,从洪荒时代的熊熊篝火到文明时代的熠熠灯彩,贯穿着中华民族由火的原始体验而生发的信仰习俗、文化理念和美学意趣,体现了灯从原始的实用形态演进为审美象征的文化价值关系的发展。

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强大载体,灯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将随时代的演进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态。

地方特色

自贡灯彩

自贡元宵灯彩主要包括工艺灯、座灯、组灯等几种。其中以组灯最具特色,多表现优秀民间传统、古典名著、神话故事等题材内容,具有大型、群体、联动的特点,让自贡灯会成为中华民族彩灯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自贡灯彩(自贡灯会自贡花灯)构思巧妙,制作精细,用料独特,瓷器餐具、玻璃瓶、蚕茧、细竹篾、扎染、丝绸等均可用为制作灯彩的原材料。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制成的灯彩五光十色,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面貌,令人目不暇接,将自贡灯会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1964年,自贡市政府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灯会(自贡首届迎春灯会)。据自贡史志记载,历史上的自贡灯彩、灯品,除了华美耀目外,其灯会活动 还有三个特点:一是历史上的自贡灯会已将狮舞、杂技等文艺演出与观灯融为了一体;二是灯会同旅游相结合,早就已接待外宾;三是自贡地区的灯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田村云灯

云灯的起源与田村的东河戏有着紧密的联系。逢年过节时,有演员手上拿着写有”恭喜发财“、”四季平安“等字样的牌子,化装成八仙到各家拜年,所以在民间很受村民的喜爱。”

按照田村的民间习俗,戏班没有灯彩是不允许进入祠堂演出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凝秀班”的老艺人便利用东河戏传统剧目《白蛇传》中“水漫金山”一折的水族舞表演形式,结合田村灯彩的特点,将水族舞的“水旗”改为“云牌”,并经过老艺人的精心加工编排,改编创作了富有民间地方色彩的“云灯”舞,后在田村一带的东河班社中广为传学,逐渐成为东河班社的“班灯”。

听众朋友,“云灯”有其独特的风格。首先是“云牌”的组合造型。“云牌”是“云灯”的主要道具,天空中各种云彩,地上花鸟虫鱼的形象以及各种文字图案,都由“云牌”的造型来完成。舞蹈造型有“跳云”、“点斗”、“团云”、“洗云”、“结云”及“摆字”等,歌词的内容也用“云牌”来表达,即“云牌”摆字,大多为吉庆、祝愿之语,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九州升平”、“人财兴旺”等。其次是“云灯”舞的演出特点。最开始的时候是六至八人表演,后来逐渐发展成十二至二十四人以上的大型舞队。原来只舞不唱,后发展到配以东河昆腔词曲,到清朝末年,还在“云灯”舞队之前加上两盏方形灯笼。

“云灯”通常是随东河戏班到各处演出,“云灯”进村前,先由两盏方形灯笼引路,灯笼后随两人抬着的、司鼓者站于内的“鼓架”。其余乐队随后,乐队后为灯舞,最后是一副“鸾架”。“云灯”进村前先敲锣打鼓,主人鸣放鞭炮以示迎接。

除此之外,“云灯”在音乐、演员服饰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特点。赖馆长介绍说:“以古老的戏曲音乐(昆腔)与民间地方音乐(吹、打曲牌)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并配以”轻而缓、细而密“的舞蹈动作。另外,”云灯“的道具、服装都绘制成”云钩“图案,所有服装、头饰的装扮都为传统的古装戏曲形式,如采茶戏小生一类的服饰,”

云灯”是随着东河戏的发展而发展成形的。据1926年赣州梨园工会登记,该县总计有60多个“云灯”班社,先后流传赣县田村、白鹭、南塘、吉埠、白石、江口及兴国龙口,于都县峡江等地,这一时期是“云灯”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赣县也只有二三百人在打云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进一步发掘传统文化艺术,当地有关部门开始着手云灯艺术的保护和创新。赖馆长说:“目前保存和发掘工作做得不够,所以县里很重视,要求文化部门,如赣县博物馆等联合起来组成调查组,通过图片、录像等尽可能地保留下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田村”云灯“也有了新的发展和表现形式,一些民间老艺人在保留原有”云灯“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歌舞艺术特点,由原来的每段舞蹈之后摆出一个字,改为一次性完成摆字的表演。在服装上也大胆地改进,式样和颜色都较为明快、鲜艳,以衬托热烈、欢快的气氛。在道具”云牌“的制作上适当加宽加大,由单片式改为灯箱式,这样既提高了”云牌“亮度,又增强了所摆出的字的立体效果。尤其是近年来,由该镇荣获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的刘盛涵老人精心制作的田村”云灯“,更加增添了喜庆、祥和、万民同乐的韵味,表达了客家人祈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吉安灯彩《东圆龙》

《东园龙》是一种仅在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东园村传世的龙灯。是灯彩之乡吉安县最引以自豪的优秀民间灯彩之一。

《东园龙》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广为流传的普通九节布龙。尚武且富创新精神的东园村人,将武术、杂技等融入龙灯表演中,自创了“架天桥”、“架地桥”、“仰倒牌”、“迭腕站”、“登高台”等极具观赏性、难度极高的精美花节,形成了不同凡响,独具特色,与一般九节布龙截然不同的,深受群众喜爱的《东园龙》。

东园村始建于北宋末年,座落于永阳镇西端仅数百米处。东临赣江支流禾河,属典型的滩洲地貌。

《东园龙》是一种隶属于宗族祠堂的风俗龙灯。元宵出灯,要举行神秘而庄严的出灯仪式。平时龙灯外出表演等,也要于祠堂焚香设祭,鼓乐鞭炮送、迎至永阳圩街。其民俗文化内涵相当深厚。

《东园龙》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除民俗文化内涵丰厚外,艺术水平也相当高超。1992年参加文天祥纪念馆开馆典礼及灯彩晚会演出,名声大振,受到包括港、澳、台文氏后裔在内的海内外来宾的高度评价。2000年荣获首届江西农民艺术节地区二等奖和省二等奖。2004年吉安市“金土地杯”民间文艺汇演,力挫群雄,将一等奖(第一名)收入囊中。近几年来,频频参与有关企、事业、厂、商家的宣传、展示、促销类活动,广受欢迎,为当地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瓯越灯彩

在温州乐清、永嘉等地,盛行着一种叫“首饰龙”的龙灯。在各层亭台中又配饰着近300个精彩的绸塑人物。组成80多出戏。

杭州灯彩

传在西汉年间杭州就将新年的第一个“十五”名为上元节,此日杭州百姓一律点灯,这就是元宵称为“灯节”或“灯会”的缘由。白此就有“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之说。灯彩为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成为民间喜庆节日的隆重装饰品。唐宋以后元宵的灯节更盛,苏东坡在杭州时曾作有《元宵观灯》一诗,诗中有“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的描述。据史书记载,南宋元宵之夜,京都临安(杭州)的天街南北、凤凰山下,家家灯火,各色灯彩斗艳争辉,连绵数十里不绝。清康熙、乾隆皇帝游江南时,西湖的三天竺和苏堤白堤都曾挂满奇灯,大放异彩。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沿湖的盏盏华灯,映照在波光粼粼的西湖上,不仅为西博会增辉添彩,也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美好记忆

为传承杭州这一古老的灯彩制作工艺,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1960年8月建所时设立了灯彩室,聘请了著名的民间灯彩老艺人任一亭来所传艺,培养灯彩的技艺人才。灯彩工艺制作三大工序为:扎架、糊面、装饰。扎架是灯彩造型的基础,力求优美正确、牢固结实,并考虑到装饰附加物与糊面方便;糊面决定灯彩的外形是否美观,灯彩不同的部位必须按不同要求糊面,该糊挺的一定要挺。注意色彩搭配,糊面面料一般采用金丝绒电力纺、乔其纱、软缎绉绸等材料。装饰是帮助灯彩艺术达到更美、更高超的境界。技艺上可用镶边、镶嵌、刻彩、画画、喷花、拗形、针刺几种方法装饰。装饰一般采用古为今用、突出重点、夸张的方法。

在老艺人任一亭的带领下,根据传统的技巧、题材、形式,杭州恢复制作了四季壁灯双层走马灯和采荷船、金鱼走马灯。

1976~1977年灯彩室研究发掘传统题材,创作了牡丹亭、孔雀牡丹摆灯。其中牡丹亭灯采用夸张手法突出牡丹;亭、石、树陪衬得体,富有古色古香的亭园风光;灯艺全部采用国画工笔重彩,装饰上全部采用镶嵌金边的技艺,做工极为精致。为便于出口运输的需求,研究所设计了一批变形动物、大型折叠、拆卸灯。

1978年杭州举办了首届西湖灯会,灯会上数百盏精巧绚丽的华灯,千姿百态,各显风采。灯会期间杭城热闹非凡,中外游客和杭城百姓莫不以观灯为乐事。展出的最富代表性的杭州西湖十景灯是采用散点透视的原理,成功地将花、树、亭、台、阁、景、水融为一体,相映成趣。画面上远处群山起伏,近处波光闪烁,烟柳画桥,曲径通幽,美不胜收。制作中全部用铅丝卷金,钳拗而成,做工精细,花费工日500个。

此后,西湖灯会的精品还到福州、昆明、贵阳、柳州、温州等地巡回展出,中外观众达100多万人。1982年西湖灯会又应邀到香港“宋城”展出,被誉为是“革新”的代表作。香港人士赞誉“这是10多年来难得看到的灯会”。《人民画报》还对西湖十景大型壁灯作了专栏图文介绍,称之“创新作品的突出代表,富有诗情画意”。

1996年杭州举行盛况空前的杭州西湖大型灯会。灯会上工艺美术所展出3组大型灯彩“钱塘门”、“乾隆皇帝下江南”、“济公运木”,为灯会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也为“杭城灯彩”在继承传统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国泰民安,太平盛世。如今每年的元宵灯会已在杭城遍地开花。各城区都有自己的灯会;很多社区有自己的小灯会;不少人家门前、窗台悬挂着自制的灯彩。不少企业把灯彩作为文化公益大投入,用激光、纳米、遥控等高科技技术扎制的灯彩,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扎灯、观灯已成为杭城百姓最喜爱的工艺美术活动之一。

镇江灯彩

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门厅上

石城灯彩

石城灯彩这朵绚丽的山花,生长在石城这块客家风情浓郁的土地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石城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均属客家人。从秦汉开始,客家先民们陆陆续续携家带口,不远千里来到这偏远的穷乡僻壤。开垦荒地筑室定居。石城,古属楚越,巫风极盛,先民们为祈求家口平安、丰登大熟、时常举灯以消灾避难、经年累月,致使石城民间渐渐形成了“事事当中有规矩,样样规矩不离灯”的说法。

石城老表,世世代代对灯彩均有偏爱,究其原因,却与其方言土语以及色彩爱好有关。石城地方称男性为“丁”、石城方言“丁”和“灯”均是同音。故隐喻“灯”为“

人丁兴旺”,“丁财两盛”的吉兆。另外一个原因是,灯彩色彩红彤亮堂,鲜艳华丽,是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象征。石城地域内的客家先民们,为了满足在各种不同场合,不同内容和不同目的的不同心理需求,赋予石城传统灯彩丰富内涵,大致可分为:娱乐性灯彩、祝颂性灯彩、祈祷性灯彩和祭祀性灯彩四大类。各种不同形式的灯彩,适用与不同的目的和场合。

石城民间灯彩在石城在块土地上,经久不衰世代衍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石城的灯彩活动,已经渗透进了石城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方面面。可以这样说,石城人民的生活,已经无法与灯彩活动相分离。石城这块地方,确实是月月有节,节节有灯。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石城人民用最红火热闹的灯彩艺术形式,来隆重庆贺这盛大的节目。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到祖宗祠堂里迎灯接福守岁团年。大年初一,放铁铳敲锣打鼓送灯向祖宗拜年,村村堡堡家家户户接灯进福祈求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丁财两盛。所以,石城境内自正月初一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夜,龙灯、茶蓝灯、狮灯,蚌壳灯等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灯队遍布城镇乡村,挨家逐户舞灯祝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最多的年份灯队达三百多支。这是石城灯彩活动的黄金季节。

二月花节,是石城民间结婚嫁女的最佳传统节日,许多人家张灯结彩嫁女还亲。

三月清明节,各村各房悬灯扎彩开祠祭祖。

四月禾苗节,青苗茁壮祈求丰年,儿童们成帮结伙,山炕垅段田间地头,每每可见川流不息的“秆龙灯”(既稻草龙)。

五月端午节,打醮祭祀放“河灯”,超度溺水亡灵。

六月尝新节,新谷登场喜庆丰收,新来酿酒猜拳行令,家家高挂“五谷灯”,迎接五谷神

七月中元节,驱鬼避邪施放烟火,打发孤魂野鬼祈求平安,“蛇灯”“板桥灯”串村绕屋越垅过段,宛如流星逐月火龙腾空,气势磅礴煞是壮观。

八月中秋节,家家厅堂高挂“走马灯”、“嫦蛾奔月灯”。尝着月饼庆团圆。

九月重阳节,秋高气爽果飘香,合家老幼登高眺远,迎门高悬“花果灯”、“寿桃灯”。共祝老人增福增寿享晚年。

十月小阳春,风日回暖兰菊竟秀,各种花卉灯争奇斗俏,以遣冬闲。岁末年封蜡梅吐蕾,灯人竞技各显身手,各式彩灯千姿百态,准备迎接灯彩活动的又一个黄金季节。

石城灯彩艺人有段口头禅:解放以前自发舞灯彩,五十年代上舞台,六十年代上银幕,七十年代上荧屏,八十年代上北京,九十年代上卫星。五十年代,《倒采茶》、《蚌壳舞》、《卖花线》、《采桑》、《跃进花灯》分别在赣州地区和江西省的文艺汇演中获奖。六十年代,《公社四季花果香》、《斫竹嘛》等节目在赣州地区获奖。《三杯酒》在全省文艺汇演获奖后,又拍入舞台艺术片《群花争艳》中。七十年代,《喜庆公社丰收年》、《迎春花灯》、《莲乡新一代》等节目被搬上电视荧屏。八十年代,《熔炼》、〈迎灯接福〉在地、省音乐舞蹈比赛获奖后,又在我省“庐山文化博览会”上作了成功演出。《熔炼》经江西省歌舞团加工后,参加了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大型石城民间灯彩《花灯子》,一九八六年在全区汇演中囊括了五个一等奖,又在“庐山文化博览会”上作了精彩演出,并应中央文化部邀请晋京献演,受到张庚等著名戏剧家的高度赞扬。九十年代,《打甑盖》、〈石城花灯〉等节目又在赣州地区获奖,同时,石城灯彩由中央、省、地电视台拍成多种专题艺术片,在中央以及各级电视台向海内外播放。

北京灯彩

灯彩在中国至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其主要源于灯节,汉代及其以前是上元灯节的滥觞期,经历代发展,至明清时的皇都北京达到高潮,成为极具特色的宫廷灯彩。北京灯彩最初由皇家御用监宫廷造办处征召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制作,内务府设有专司宫灯花灯库及工匠。北京灯彩是全国灯彩技艺的凝结,清末时灯彩艺人韩子兴(1887—1975)曾在清宫里专事维修制作灯彩,辛亥革命后,他自办作坊,按照宫廷灯彩样式生产,尤以球灯深受欢迎,人称“球灯韩”。1957年他被市政府聘为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灯彩艺人李冬雪与他交结甚深,在灯彩制作上获得真传。李冬雪是天安门上挂的大红灯笼的主要设计制作者,其灯彩代表作“颐和园大戏台”曾在鼓楼展出。李冬雪的亲传弟子李邦华如今也年近六旬,是北京宫廷灯彩制作的姣姣者,一些人称他“灯彩李”,是北京制作和传承灯彩技艺为数不多的艺师,如今他和几位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一起研究恢复宫廷灯彩艺术,但又苦于难寻继承人。

北京灯彩融汇全国各地灯彩之精华,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宫廷艺术灯彩,是历史悠久的中华灯彩的典型代表,形成了一套世代相传严格的工艺技巧,其主要特色:一是材质精良;二是形式多样;三是精工细作;四是题材富有高雅寓意,具有扎制规整,彩绘精致,美化环境,安全适用,灯明火亮,高雅堂皇的富丽效果。

北京灯彩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其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是民俗风情节日娱乐的载体,尤其是其传统制作技巧,如走马灯就被西方科学家誉为气动机的先驱,而元宵节华夏儿女团聚的象征,也可激发民族精神。灯彩在灯节时还以灯为媒,带动诸如饮食(元宵)、歌舞演出、灯谜等众多商业经济。北京灯彩的传承与发展,必对北京和谐社会、推进人文奥运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北京灯彩技艺的现状不容乐观。灯彩工艺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品,掌握难度大,且受节气影响。灯彩一般只在元宵节前后用量多,其他节令用量很少。如今有了电器化灯具,许多传统灯彩只是环境的装饰品。由于传统手工艺技术学好了不容易,手艺人劳心劳力而经济收入偏低,年轻人不乐意学,所以,从业人和传承人日益稀少,已经出现了传承危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