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

更新时间:2024-09-17 00:19

青梅(学名:Vatica mangachapoi Blanco),别名青皮、海梅、苦香、油楠、青楣,是龙脑香科青梅属的常绿乔木。植株高达20米,树干通直;树皮呈青灰色;叶革质,全缘,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圆锥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被银灰色的星状毛或鳞片状毛,呈白色,有时为淡黄色或淡红色;果球形,径约6毫米,具增大宿萼,宿萼裂片翅状,具5纵脉;花期5-6月,果期8-9月。

植物学史

历史考证

中国海南岛北部文昌沿海台地尚有部分残余的青皮林,总面积约0.7平方公顷,位于文昌迈号镇大城村边的风水林中,该群落较孤立, 邻近村庄未发现有该种的存在。而几年前在广东开平潭江发掘出一株长8.1米,树干周长22.7米的青皮古树,经测定,其死亡年代距今4420±100年,即公元前2470年前倒下。这棵古树外层已被侵蚀失去近1/3,但遗留下来的年轮还有300多圈, 表明这棵古树在公元前2800年前已经生长在南粤大地上。

栽培历史

中国普宁的青梅栽培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普宁县志》第九卷土产篇“果之属”中就有“普宁梅”的文字记载。中国在解放前,普宁的青梅主要分布在该市的高埔河、梅林河、大坪河流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快了南阳山区乡镇和铁山山系两大青梅栽培基地的发展建设,1995年4月,普宁市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同年4月,中国广东省确定在普宁建立“中国青梅种质资源基地”。

形态特征

青梅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植株高达20米,树冠茂密。

青梅树干通直,其胸径达可1.2米,树皮呈青灰色,小枝被星状绒毛。

青梅叶革质,全缘,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3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侧脉7~12对;两面均突起,网脉明显,无毛或被疏毛;叶柄长7~15毫米,密被灰黄色短绒毛。

圆锥形花序顶生或腋生,长4~8厘米,纤细,被银灰色的星状毛或鳞片状毛。花萼裂片5枚,镊合状排列,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不等大,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密被星状毛或鳞片状毛;花瓣呈白色,有时为淡黄色或淡红色,芳香,长圆形或线状匙形,长约1厘米,宽约4毫米,外面密被毛,内面无毛;为两性花,雄蕊15枚,花丝短,不等长,花药长圆形,药隔附属体短而钝;子房球形,密被短绒毛,花柱短,柱头头状,3裂。

果实

果实球形;增大的花萼裂片其中2枚较长,长3~4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圆形,具纵脉5条。

分布范围

青梅主要分布于中国、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及广东省。

生长环境

青梅大部分垂直分布在海拔约300米以下的低地常绿季雨林或沟谷雨林中,通常分布的海拔上限为650米,局部地段可达800~1000米,但种群数量较少。

青皮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岛的丘陵和中、低山区,以霸王岭、猕猴岭、尖峰岭较为集中,从海拔3~900米呈垂直分布,以海拔200~500米较多,其中东南部及西部山地保存得较完整,在东部海岸及西部山地且有纯林,北部玄武岩地区尚有小片残林。

生长习性

青梅是一根系发达、喜光,且适应性较强的优良树种,能耐干旱、贫瘠和盐碱,其所处的东、西部, 气候条件变幅较大。从相当干燥的西部气候到湿润多雨的东部 ,均能良好生长发育,此外对土壤也具有极广的适应性。

青梅结实量大,健壮母树,每株结实量在2千克左右,天然更新良好,幼苗期有一定的耐阴性;植株寿命较长。青梅树种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特别是温度的降低,热量的不足,常表现出生长发育节律紊乱,出现多花多果,生长抽梢期,花果期延迟等现象。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青梅属两性开花结实植物,龙脑香科树种花为虫媒花,大多依靠蜜蜂等昆虫传粉;果实为顽拗型果实,极快萌发且发芽率高;青梅往往处于林冠上层,种子轻,具翅,在大风作用下可传播几百米甚至1000米以上。青梅果实散布时,重力作用大于风力作用,大多散布在母树周围,形成大量的青梅幼苗。无休眠期,寿命短,难以运输和储存;其结实量大,健壮母树,每株结实量在2千克左右,结实率有时会受到海南台风、暴雨等恶劣气候的影响,使大量花蕾、花朵以及幼果被刮落,此外还有虫害的影响。

人工繁殖

青梅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C,进行去翅后条播或撒播,若光照太强时可给予适当遮荫,减少强光灼伤;种子约7天后发芽,幼苗达到2对真叶时,分床或移入营养杯中培育;需经常松土除草,干季时对幼苗覆盖勤浇水,待幼苗恢复正常生长2个月后开始施肥,1年后可出圃造林。种植时,可选用青梅优良品种桃梅和白梅,并按一定比例搭配花期相同或相近的优良品种作为授粉树。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优化密植种植地应选择光照条件好、周围没有污染、有充足水源的地方, 园地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 一般选在较平坦的大山窝或半山腰建立青梅基地。山地、瘦地667平方米种植40~60株,平地、肥地667平方米种植30~40株。

水肥管理

播种后需早晚浇水;在花期和幼果期若遇干旱天气及时灌水;盛花期若遇浓雾、霜冻应在早晨喷施清水洗雾、洗霜,防止雌花柱头干燥,有利于提高坐果率。青皮幼苗根系恢复较慢,幼树定植后头2年,必须加强抚育,扩大植穴,适当施肥,以促进幼树生长,待幼苗恢复正常生长2个月后开始施肥;幼龄树施肥以勤施薄施速效肥为原则,可在8~9月结合除草和深翻改土进行,以有机肥为主;结果树每年应着重施好4次肥:即采果肥、花芽分化肥、定果肥和秋季基肥。

整形修剪

青梅属于喜光照植物,修剪整形,有利于形成自然开心形树冠和促进树冠通风透光。采取以删疏为主、适当短截的方法。在3~8月间进行,剪除徒长枝及抹去枝干上的不定芽;整形从幼龄树开始,留主干高约60厘米剪顶,主干上留3条不同方向的主枝,分叉角度为40~50°,每条主枝再留2~3条分枝,树冠骨架基本形成。

病虫防治

病害

青梅的主要病害为炭疽病、果实流胶病、黑星病等。其中在花蕾期、小果期各喷1次硼砂可防止果实流胶病;在新梢期、果实膨大期,可用氧氯化铜倍液、王铜、可杀得、甲基托布津等及时防治黑星病;在发病前喷退菌特可防止炭疽病。

虫害

在小果期、春梢萌发期重点防治蚜虫新梢蚜虫等害虫,可用克蚜螟、抗蚜清、辟蚜雾等喷杀;夏季主要防治各种食叶虫(如食叶害虫避债蛾),可用菊酯类等农药防治;在冬季或早春萌芽前喷洒Be石硫合剂1~2次防治介壳虫;青梅山天牛高度危险有害生物,对海南青皮林保护区的青梅造成了严重影响,需加强对其的发生量和危害监测。

适时收获

青梅人工林5年后可开花,但大量结实需在10年生以后。青梅的成熟期,可实行分期采果,做到先成熟先采收,分2~3批采收,同时要小心采摘,防止梅枝折断和果品擦伤。在新鲜带翅果实采集后, 需贮藏于阴凉处,并及时播种。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青梅属于中国的一种特色食品,其酸性程度非常高,从“望梅止渴”一词中便可看出,但也恰恰是其独特的酸味,吸引着人们的味蕾,青梅果实具有果大核小的特点,果肉松脆,酸鲜爽口;青梅初加工产品主要有湿梅胚、梅浆等,是生产果脯蜜饯、果酱、调味品等的半成品;此外,还可以制造青梅酒、饮料、果醋等食品。

生态价值

青梅是中国海南岛热带雨林的建群种与优势种,保护其天然资源有利于保护海南岛热带雨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可以看作是功能群分类中的标志性物种、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龙脑香科树种是良好的生态树种,丰富的枯枝落叶能有效地改善地力,保持水土,是中国南方生态公益林建设理想的树种选择,其中的青梅也是中国海南岛重要的海岸防护林。

工业价值

青梅是中国海南岛一级优良的贵重木材,木材纹理交错结构密致,其材质坚硬,心材极耐腐耐水湿,色泽美观,可以耐用达100余年,为中国优良工业用材,是建筑、造船、桥梁、水下工程、码头和家具等的高级材料;纺织方面可以将其做为木梭使用;还可以制尺、三角架、枪托以及其它美术工艺品等。

观赏价值

青梅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树冠浓密、常绿,青梅主干通直,树皮呈青灰,含有淡香气味,具有白花及鲜红的种子萼片,与树木一起构成了白、绿、红三色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经济价值

龙脑香科树种除能提供优良的木材外,其林副产品也是丰富多样,有芳香油类(如α古云香脂等)、油漆类、药用类(如南药龙脑香天然冰片),特别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大多数龙脑香科树种是龙脑香树脂油、达马脂和单宁等的主要来源。

保护现状

保护等级

201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级别为VU(易危)。

2021年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种群现状

中国海南岛青梅林按林分成分可划分为青梅纯林、季节性青梅混交林及湿润性青梅混交林,其是中国海南岛常见的森林树种之一。然而,海南森林砍伐现象较为广泛,1950~1980年,森林覆盖率下降约58%;1991~2008年,原生森林覆盖率又下降20%。其中在海拔760米以下最为严重。1991~2008年,有青梅分布的海南省万宁县,森林覆盖率下降约35%。青梅面临着原生栖息地丧失的威胁,在海南观察到的森林覆盖率下降程度可能代表青梅在其原生栖息地的丧失。虽然青梅在海南仍然很常见,但据估计,在过去300年中,青梅的数量至少下降了30%。

致危因素

人口增长以及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对林产品和林副产品的需求,不合理的采伐方式和严重的盗伐使得热带雨林的面积锐减;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对热带雨林的破坏,海南岛游耕方式原是当地少数民族中盛行;毁林种植热带作物这些林地原大多数是以龙脑香青梅为主的热带山地雨林。

保护措施

青梅为海南岛传统树种,最早保护工作可以追溯到公元1901年,海南岛上已建有多个自然保护区,现有的青梅种群大部分生存在这些保护区中。如陵水礼纪的海岸青梅林自然保护区、霸王岭自然保护区;1956年在尖峰岭建立了禁伐区,其中一部分为青梅林,现为海南保护最好的青梅林;1980年广东省将位于海南万宁县境内的滨海沙地上的单优青梅林划为自然保护区。此外,应利用现代信息和媒体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公众保护青梅的意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