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瑜

更新时间:2023-11-22 10:43

陆瑜(生卒年不详),字干玉。吴郡吴县(江苏苏州)人。陆琰之弟,南朝陈诗文作家。

人物生平

陆瑜,字干玉。少年时即专意于学习,词藻优美。被州里举为秀才。初任骠骑安成王行参军,转任军师晋安王外兵参军、束宫学士。兄陆琰此时为管记,他俩同以才学娱侍左右,当时人比喻他们为二应。太建二年,太子祭奠于太学,宫臣一同赋诗,命陆瑜作序,序文写得十分富赡华丽。改任尚书祠部郎中,母丧离职。服丧毕,任桂阳王明威将军功曹史,兼束宫管记。又改任永阳王文学、太子洗马、中舍人。

陆瑜幼年时长时间读书,日夜不断,聪敏强记,读一遍就不会再忘失。曾受汝南周弘正教《庄》、《老》,学《成实论》于僧滔法师,均能通晓这些书的大旨。其时皇太子好学,想博览群书,因为子集繁多,命陆瑜抄撰,可未完成便死了,其时四十四岁。太子为之流涕,亲令举行哀礼,官府给办丧事,并亲自撰祭文,派使者吊丧祭奠。还给詹事江总写信说:“管记陆瑜,突然身亡,悲伤悼念惋惜,此情怎能了。我生平爱好,你们都了解,白认为学涉儒雅,比不上古人,但钦佩贤人敬慕志士,此情尤其专一。梁皇朝乱离,天下沸腾,书史残缺,礼乐崩坏沦落,晚生后学,不是没有不学无术的,但出类拔萃的,惟此人罢了。吾见识观览虽有局限,但不曾以言议错人,甚至于那些稍有善才的,我也特别予以赞赏。何况那些有广博学识的奇士了,造就是我所以到忘言地步的缘故。论陆瑜的博综子书史书,熟谙儒家墨家,凡经耳者都不会遣漏,凡触目者均可以成诵,一褒一贬,一激一扬,解说玄秘分析哲理,剖文摘句,未尝不使闻者心服,听的人开颜欢笑,会意相得,自以为是布衣庶士的赏识。我在监国抚军空闲时,办事间隙时,多以谈笑娱情,操琴与饮酒间作文,雅篇艳文,交相迭加而蜂起。每当清风朗月之时,美景良辰之际,面对着参差高低的群山,眼望着浮动起伏的巨波,或玩新花,或观落叶,既听春鸟,又聆秋雁,未尝不促膝举杯,连情发辞藻,且代以互相琢磨,间杂以互相嘲谪,都能怡入耳目,均留下情致。自称百年时间太快,早上的露水可使人感伤,哪裹知道会玉折兰摧,迅速从了短运,是悲是恨,该再说什么。留下的遣迹余文,触El增悲,绝弦投笔,永有酸痛与悲恨。因你与我同有志向,故而聊以叙怀,涕泪无从流,言不达意。”太子对陆瑜的看重到如此地步。至德二年,追赠光禄卿。有文集十卷。

争议

(约公元541年——约574年)陈书本传云:“卒时年四十四,太子为之流涕。……至德二年,追赠光禄卿”。则至晚当卒于至德元年,推其生年,当为大同六年。但据传中口气,时后主尚为太子,则至晚当卒于太建十四年,如再推生年,则在兄琰及从兄玠生年之前一年矣。于理甚不合。故疑“四十四”为“三十四”之误,而定其生年较兄琰迟一年,俟再考证。

史书记载

少笃学,美词藻。州举秀才,起家陈安成王行参军,历迁东宫学士。兄琰时为管记,并以才学,娱侍左右,时人此之二应。太建二年,(公元五七o年)太子设奠于太学宫,群臣并赋诗,命瑜为序,文甚赡丽。太建中,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尝受庄、老于周弘正,学成实论于僧滔法师,并通大旨。时皇太子欲博览群书,以子集繁多,命瑜钞撰,未就而卒。皇太子尝亲自为文,遣使吊祭之。瑜卒后,侄从典集其文为十卷,《陈书本传》行于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