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莠不齐

更新时间:2024-07-22 20:06

良莠不齐,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g yǒu bù qí ,意思是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释义

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坏人。

例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人不讳人之恶,狐何讳狐之恶乎?”

《镜花缘》第六八回:“此时臣国西宫之患虽除,无如族人甚众,良莠不齐,每每心怀异志,祸起萧墙。”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无如众生贤愚不等,也就如五谷良莠不齐,见国家承平日久,法令从宽,人心就未免有些静极思动。”

太平天国 洪秀全《整顿属员诏》:“兼之人品良莠不齐,诚恐因逸生事。”

郑观应盛世危言·训俗》:“至於海外贸易工作之商民,不下数千百万,五方杂处,良莠不齐。”

《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成语解释

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典故

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级别,“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