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更新时间:2024-03-02 10:12

《美学》是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利希·黑格尔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35年。

内容简介

《美学》共分3卷。

第一卷总论艺术美的理念。

其逻辑顺序是:

(1)从“美的概念”出发,论述抽象理念如何否定自己成为客观存在,然后又否定这客观存在达到概念与实在、本质与现象的统一,成为“美的理念”。这样一个三段式使抽象理念过渡到了美的理念。

(2)论述理念在转化为客观存在途中首先形成的取直接物质形态的较低级的自然美。

(3)论述理念又否定自然美而达到艺术美即理想。从美的理念到自然美再到艺术美,这又是一个否定之否定。

(4)在艺术美部分,黑格尔从“理想”即艺术(美)理念出发,演绎出理想的规定性。理想在转化为具体艺术形象过程中也经过不断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而取得越来越具体的规定性。黑格尔对这一转化过程的叙述是从一般世界情况(时代普遍的精神背景)出发,引出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和动作情节,最后集中于人物性格。这个一般一特殊一个别的转化是第三层次的否定之否定,理念运动至此已具体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了。

(5)分析在普遍理念转化为艺术美过程中,艺术家的创造活动的特征、作用和地位。很明显,这一卷是从一般理论上论述理念经过一系列自否定、自运动的中介而一步一步地感性化、特殊化为美的艺术形象的过程,也即是对理念感性显现的一般历程或一般规律的概括。当然,这里勾勒的显现过程不是指艺术美形成的现实历史过程,而是指它从抽象到形象、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的逻辑程序。

第二卷是论艺术发展的三种历史类型。

按照理念在人类精神中的历史演进线索和“理念与形象能互相融合而成为统一体的程度”,黑格尔把艺术分为:象征型艺术(古代东方艺术)、古典型艺术(古希腊艺术)、浪漫型艺术(近代艺术),认为这是理念在人类艺术史上的感性显现过程。

第三卷是艺术门类的具体划分。即探讨“艺术美如何在各门艺术及其作品中展开为一个实现了的美的世界”。这一卷可以说是理念感性显现的具体实现和完成。

黑格尔进一步探讨了理念在显现为具体艺术品时所取得的感性存在方式,具体分为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其中前两种分别与象征、古典型艺术相对应,后三种属浪漫型艺术,体现着一种历史的轨迹。

黑格尔的思路是,理念显现的三种历史类型还是较大范围的类,因为每个历史类型的艺术中还包含许多种具体艺术样式,每一部具体艺术作品只能存在于各种艺术样式中,就像人只能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中一样。所以,理念的显现还必须在感性化方向上再深入一步。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816年,黑格尔迁居海德堡,担任海德堡大学教授。在1817年和1818年这两年的第一个学期里,《美学》是黑格尔的主要讲课内容。1818年10月,黑格尔入职柏林大学。此后,他多次开授美学或艺术哲学。

1831年黑格尔去世后,其学生霍托根据他在海德尔堡和柏林大学的授课提纲和学生们的听课笔记,于1835—1838年整理成三卷本《美学》,正式出版。

作品内容

概念

艺术美是由人类创造并认知的,承载着人类情感和认识活动的载体。

理念和理想

艺术美的理想,就是绝对理念的尽可能显现。

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简单来说,就是“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其真实含义是:“理念内容的感性化,感性形式的心灵化;理念出自自我认识的需要,它把自己显现为感性的形象。”

艺术类型

象征型艺术

象征型艺术是最初的艺术类型,在这里,理念只能借用客观事物“隐约暗示出它自己的抽象概念,或是把普通意义勉强纳入一个具体事物”。在黑格尔看来,象征型艺术反应了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状态,是早期人类对美的探求,所以,作为美的体现物,象征型艺术较少人类创造的痕迹,呈现出巨大、粗糙的原始状态,给人模糊的神秘之感。

古典型艺术

在黑格尔看来,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艺术是理想艺术的典范,因为它克服了象征型艺术形象的不完善性,及其与意义的抽象联系的双重缺陷,而把理念自由妥当地体现于特别适合这一理念的形象。因此,理念与形象形成了自由而完满的协调,只有古典型艺术才首次提供出完美理想的艺术创作与观照,才使完美理想成了实现了的事实。

浪漫型艺术

在黑格尔这里,浪漫型艺术指的是,从中世纪基督教艺术到19世纪初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自然主义等各种艺术流派的总体。总之,浪漫型艺术其精神内容已超出物质形式,精神完全抛开外在世界,返回到自己的内心。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就是绝对的内心生活。

艺术体系

建筑

黑格尔认为,人居住的茅棚和庙宇是最早的建筑,所以他说:“在各门艺术的体系中,首先对建筑加以讨论,这不仅因为建筑按照它的概念(本质)就理应首先讨论,而且也因为就存在或出现的先后而言,建筑也是最早的艺术。”同时,黑格尔依据建筑的物质形式表现美与精神的关系,及二者间关系变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建筑分为独立的,象征型建筑、古典型建筑和浪漫型建筑。

雕刻

黑格尔认为雕刻作为古典艺术的理想代表,它的内容应该表现客体性。这里所说的客体性是指具有实体性的、真正的、不可磨灭的东西,即精神的本质。同时,黑格尔又说:“一般说来,雕刻所抓住的是一种惊奇感,也就是精神把自己灌注到完全物质的材料里去,将这种外在材料塑造成一种形状,认出这种形状是符合自己内在生活的形象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惊奇感。”

绘画

黑格尔质疑传统的摹仿说,说艺术中摹仿,就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用艺术手段所能达到的程度对自然形象进行复制,并且认为,这样的复制是多余的,是“冒昧的游戏”。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应表现“理念”。在绘画中,“理念”主要指属于画家主观范畴的主体性、内在精神、心灵等。他认为,艺术表现理念,但同时又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实际描绘,也就是说,精神应当在客观事物中找到适合于显现自己的形式,并与之合一,用灵魂灌注生气于其中的客观物象来表现自己。

音乐

黑格尔认为,音乐具有所有浪漫型艺术门类的基本特征,即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即精神从外在世界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获得的观念上的自为存在。正是根据这一主体性原则,音乐还处于浪漫型艺术的中间阶段,因为绘画会受到空间的约束,而音乐摆脱了空间的束缚,进入到时间领域而比绘画更富有观念性,但音乐又不如诗歌那样是在纯粹的思想和观念中活动。

诗歌

黑格尔认为,诗所特有的对象或题材不是太阳、森林、山水风景或人的外表形状如血液、脉络与筋肉,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他认为,诗人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阔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吸纳到他的自我里去,对它们产生同情和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为着从他这个主体的个性出发(尽管这要受到一种狭窄的特殊范围的局限),去创造一种不像由外因决定的自由整体。

作品思想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黑格尔美学的中心思想,这是他的美的定义。这个定义强调了美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以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三个基本原则。黑格尔美的定义还表明,艺术是对真的形象认识,他反对把艺术归结为单纯的形式创造或主观主义的自我表现。他认为艺术是从理念到形象的,它和哲学具有共同的内容,所不同的是艺术用感性形象,哲学用概念来表现理念。

2、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

黑格尔的主客观统一的观点包含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他认为外在现实世界是人的认识和实践对象。人在认识和实现之中,就在外在现实世界打下了人的烙印,人把内在的理念转化为外在的现实,即“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人不再是单纯的抽象的人,而是与自然结成统一体的人了。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黑格尔看出了劳动的本质在于人在劳动中实现自己。

3、艺术美与自然美

《美学》中所讨论的并非一般的美,而是艺术的美。黑格尔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该是“艺术哲学”。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他对自然美的轻视。黑格尔指出,任何一个无聊的幻想,它既然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自然的产品要高些,因为这种幻想见出心灵活动和自由。但是黑格尔并非完全否认自然美。

4、艺术意识的历史发展

黑格尔以“理念的感性显现”为原则划分出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

艺术的初始阶段是象征型艺术。在这个阶段人类心灵力求把它所朦胧意识到的理念表现出来,但还不能找到合适的感性形象,于是就采用符号来象征。象征艺术的特点是暧昧性和神秘性。典型的象征艺术是印度、埃及、波斯等东方民族的建筑。

在古典艺术中,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达到了契合一致。典型的古典型艺术是希腊雕刻。黑格尔把古典艺术看作最完美的艺术。希腊雕刻所表现的神不像埃及、印度的神那样抽象,而是非常具体的。神总是作为人表现出来的。

浪漫型艺术是精神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象征艺术是物质溢出精神,而浪漫艺术则是精神溢出物质。浪漫型艺术中内容与形式重新变得不协调。就精神的伸展来说,浪漫艺术处于艺术的最高发展阶段。典型的浪漫艺术是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浪漫型艺术的主要样式有绘画、音乐和诗。

5、悲剧理论和符号理论

黑格尔从矛盾冲突出发研究悲剧,抛弃了西方学者用命运来解释希腊悲剧的传统看法。黑格尔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造成的,而是两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力量的冲突。他还认为,悲剧冲突不是通过斗争,而是通过调和来解决。

黑格尔在《美学》中继续对符号理论的研究。符号产生的任意性逐渐向稳定性过渡,符号也就成为某种稳定的感性存在。在黑格尔看来,存在两种符号:直接模仿某些现象的符号,以及能够表示抽象概念、完成象征功能的任意符号。他的符号理论还涉及一般符号和审美符号的区别问题。

后世影响

《美学》问世后在欧洲许多大学广为传播。德国美学家费舍尔着手研究黑格尔的美学思想,结果他成了移情说的倡导者和心理学美学的支持者。在比利时学者A·米基尔斯的艺术社会学著作中也可以看到黑格尔美学的影响。黑格尔《美学》的第2、3卷和谢林的《艺术哲学》研究的对象相类似,在《美学》出版之前,《艺术哲学》影响很大。然而《美学》出版后,《艺术哲学》的影响迅速被《美学》所取代。

出版信息

1835—1838年德文《美学演讲录》分3卷首版于柏林;1842—1843年再版,1955年民主德国将该版重印,书名改为《美学》。

中译本由朱光潜根据1955年柏林出版的柏森格重编的版本译出,书名为《美学》,第1卷首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1979年商务印书馆改版重印,第2、第3(上、下册)卷于1979—1981年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1831年),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他是对西方法律思想史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出生在斯图加特一个高级官员家庭之中。1788年~1793年在图宾根大学读哲学和神学。1793年~1801年在瑞士和法兰克福等地做家庭教师。1801年到耶拿大学当讲师。1808年~1816年任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1816年~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818年他应普鲁士政府聘请任柏林大学教授,主持哲学讲座,开始形成自己的学派,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黑格尔一生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美学》、《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等。

作品评价

恩格斯说:“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

恩格斯在给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说:“建议您读一读《美学》,作为消遣。只要您稍微读进去,就会赞叹不已。”恩格斯还说黑格尔“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口1这种“划时代的作用”当然也包括其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在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书籍虽是汗牛充栋,但真正有科学价值并且影响深广的也只有两部书,一部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另一部就是十九世纪初期的黑格尔的《美学》。”

德国艺术史学者汉斯·贝尔廷在《艺术史的终结》中说:“黑格尔的论点代表了他那个时代对艺术自身特性的一种新的见解。正是建立在这种新的见解的基础上,艺术的历史性研究的完整方案被当成了一门学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