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6 06:00

筳,古代称卷丝的小竹管为筳,也叫筟(fū)或箢(wǎn),也可作纱管或纡管解。梃、铤则专指锭子,不再有纱管或纡管的含义。

基本释义

筳(梃、铤) 拼音(ting)

古代锭子与纱管、纡管尚未分开,筳从繀车上直接取下,用作纬管和纡子。后来改用木制,遂有“梃”字出现。再后,纱管和锭子分开,纱管套在锭子上,纱线则绕在纱管上。绕满纱线后只须把纱管拔下,不必再把锭子从纺车上取下。锭子后渐改用铁制,遂又出现了”铤“字,即今”锭“字。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特丁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丁切,音庭。《说文》繀丝管也。《正字通》繀,著丝於莩车也。今纺丝铨曰筳子。

又小竹。《东方朔·答客难》以蠡测海,以筳撞钟。

又楚人结草折竹卜曰筳篿。《屈原·离骚》索藑茅以筳篿兮。《注》筳,小折竹也。《文选注》筳,竹算。

又《玉篇》笼也。

又《集韵》汤丁切。《扬子·方言》緪、筳,急也。

又《集韵》待鼎切,音挺。屋梁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