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

更新时间:2024-09-19 18:45

秃鹫(学名:Aegypius monachus),又名狗头鹫、夭勒、狗头雕等,是鹰科秃鹫属鸟类。秃鹫为大型猛禽,体长108~120厘米,成年雄性秃鹫体重为体重5750~8500克,雌性秃鹫6000~9200克,翼展约有2米长,最大翼展可达3米以上。通体黑褐色,头裸出,仅被有短的黑褐色绒羽,后颈完全裸出无羽,颈基部被有长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皱翎。幼鸟比成鸟体色淡,头更裸露,亦容易识别。因其头被绒羽,颈后有部分裸秃,故名秃鹫。

动物学史

早期的博物学家将所有的秃鹫归为一个生物群,例如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将旧大陆秃鹫和新大陆秃鹫都归入了一个秃鹫属。之后,解剖学家将旧大陆秃鹫和新大陆秃鹫分开,将新大陆秃鹫归入一个新的科——Cathartidae(源自希腊语:cathartes,意为“净化者”)。20世纪后期,一些鸟类学家根据核型、形态学和行为数据认为新大陆秃鹫与鹳更为接近。因此,一些权威人士将它们归入鹳形目,与鹳和鹭一起。随后,博物学家将新大陆秃鹫归属于独立的目——美洲鹫目,认为它们与鹳和鹭没有密切关联。同时,旧大陆秃鹫进化史较为明确,博物学家认为旧大陆秃鹫与猛禽或鸟类的猎食祖先相关联,将旧大陆秃鹫与鹰和隼归于同一科目,通过DNA的研究确定秃鹫与鹰的分化发生于5000万年前。

形态特征

秃鹫体长108至120厘米,翼展2至3米。 成雄性体重5750至8500克,雌性6000至9200克。 体羽主要为黑褐色,头部及后颈部裸露,呈铅蓝色。颈基部簇生淡褐色至暗褐色杂羽。 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具金属光泽。下体暗褐色,前胸密被黑褐色绒羽,腹部具淡色纵纹,肛周及尾下覆羽淡灰褐色或褐白色。 虹膜暗褐色,喙强壮,喙端黑褐色,蜡膜铝蓝色,跗跖及趾灰色,爪黑色。野外近距离易于识别。远距离或高空飞行时,体色几近黑色,但可凭借其体型巨大,头部及颈部裸露,飞行时尾部略呈楔形,双翼宽大,以及黑色尾部下方淡色的足部等特征进行辨认。幼鸟体色较成鸟浅,头部裸露面积更大,亦易于区分。

资料来源:

栖息环境

秃鹫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高山荒原、森林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缘地带,冬季偶尔下至山脚平原的村庄、牧场、草地以及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其海拔分布范围为可10米~2000米。西班牙的秃鹫栖息于海拔300~1400米的森林地区,而在亚洲的某些地区,秃鹫甚至能在海拔高达4500米的灌木丛和高山草原中生活。

生态与行为

迁徙模式

秃鹫的迁徙模式表现出地理差异和个体差异。作为一种部分迁徙的留鸟,秃鹫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地区以及四川西北部。在中国台湾、香港、长江中下游以及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秃鹫仅作为冬候鸟出现。全球范围内,高加索地区(东欧和中亚)的秃鹫种群会在冬季南迁至印度次大陆、中国南部、俄罗斯远东和韩国等地,以获取更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更适宜的繁殖条件。其中,蒙古地区的幼鸟会在11月至12月期间迁徙至韩国越冬,迁徙路线途经中国和朝鲜半岛。与成鸟相比,幼鸟更倾向于进行长距离迁徙和游荡。例如,在格鲁吉亚孵化的幼鸟可能迁徙至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越冬,随后返回俄罗斯。西班牙的秃鹫幼鸟则会在西部和中部的繁殖地附近游荡。

飞行行为与策略

秃鹫擅长利用上升气流进行翱翔和滑翔,这种飞行方式能够显著减少能量消耗,尤其是在寻找稀缺食物资源时,使它们能够长时间在空中飞行而无需频繁扇动翅膀。秃鹫能捕捉着肉眼看不见的上升暖气流,并依靠上升暖气流继续升高,以便向更远的地方飞去。飞翔时,两翅伸成一直线,翅很少鼓动,而是可以利用气流长时间翱翔于空中,当发现地面上的尸体时,飞至附近取食。

日常活动与社会行为

秃鹫通常单独活动,但在食物资源丰富的地方也会形成3~5只的小群体,甚至聚集10多只,共同进食。它们白天活动,主要通过高空翱翔和滑翔的方式寻找食物,偶尔也会进行低空飞行。秃鹫的视觉和嗅觉都十分敏锐,并利用这些敏锐的感官在高空中寻找腐烂的尸体。

食性与觅食策略

作为食腐动物,秃鹫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以及其他腐烂动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对于清除动物尸体、防止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通常在开阔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寻找食物。尽管主要依赖腐肉,但秃鹫也会偶尔捕食中小型兽类、两栖类、爬行动物和鸟类,甚至会攻击家畜,展现出一定的食性弹性。在觅食过程中,秃鹫会利用自身敏锐的听觉和其他食腐动物的行为线索。例如,当发现乌鸦、豺和鬣狗等动物正在进食时,秃鹫会迅速降落并加入其中。当遇到皮毛厚实的动物尸体时,秃鹫会等待其他食腐动物先撕开,然后再进食。食物充足的情况下,秃鹫会将食物储存在嗉囊中,之后可以反刍喂养幼鸟。

全球分布

秃鹫分布范围较广,主要集中于欧亚大陆,涵盖非洲西北部、欧洲南部、中亚、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以及西伯利亚南部等地区,最东可达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地区。繁殖区域主要在欧洲、中东和亚洲,越冬区域则集中于中东、亚洲和非洲。中国的秃鹫种群数量稀少,主要留居于西北部山地,如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和四川等地,偶尔可见于其他地区。截至2013年,全球秃鹫繁殖对数量约为7200~10000对,其中西班牙种群占据欧洲地区的主要部分。近年来,秃鹫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展,例如2022年首次在广西北海地区被记录到。

繁殖方式

秃鹫于每年3至5月繁殖,偏好在森林上层或高山地区筑巢。巢址通常固定,巢体结构为盘状,由枯枝构成,内部填充柔软材料。 秃鹫实行一夫一妻制,表现出迟发性成熟,4~6岁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殖。求偶行为包括群体跳跃和伴侣间的追逐飞行。交配常发生在巢穴附近,持续时间较短。雌鸟每窝产一枚卵,由双亲轮流孵化,孵化期约52~55天。雏鸟生长缓慢,巢期长达90-150天。 秃鹫寿命较长,野外环境下可达20年,圈养条件下可达40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07年,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将秃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

2018年,秃鹫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收录,列为近危(NT)。

2021年,秃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种群现状

秃鹫在巴尔干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现状。希腊是该地区秃鹫最后的繁殖地,该物种已被列为希腊的濒危物种。保加利亚的秃鹫自 1985 年起已宣告灭绝。阿塞拜疆的秃鹫种群数量持续下降,仅分布在与伊朗接壤的南部边境。土耳其的秃鹫处于濒危状态,但自 1991 年以来受到法律保护,禁止捕杀。尽管如此,截至 1995 年,土耳其境内已发现三个新的秃鹫繁殖地。

主要威胁

非甾体抗炎药中毒

兽医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对秃鹫具有极高的毒性,是导致印度和欧洲秃鹫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中国,部分地区农民使用毒药灭鼠,秃鹫以中毒老鼠尸体为食,也会造成二次中毒死亡。此外,一些农民为控制狼、野狗等动物,会投放毒饵或故意放置中毒动物尸体,秃鹫误食后也会中毒身亡。

非法捕捉和贸易

秃鹫独特的形态使其成为装饰品的原料,导致非法捕捉行为屡禁不止。同时,秃鹫标本在植物标本馆、博物馆、学校、研究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家之间存在非法交易市场,高昂的利润进一步刺激了对野生秃鹫的捕捉。

食物资源减少

在部分地区,例如南非东开普省,观察到秃鹫攻击羊群的现象。由于秃鹫是食腐动物,这一行为表明该地区秃鹫可能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另外,中国西部地区农场管理的改善降低了放牧牛的死亡率,也间接减少了秃鹫的食物来源。

保护措施

人工圈养繁殖项目对于恢复秃鹫种群数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现存超过400只秃鹫均源自1987年开始圈养的27只个体。美国猎隼基金会、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洛杉矶动物园和俄勒冈动物园等机构合作建立了圈养繁殖项目,共同致力于秃鹫的保护。

2006年,尼泊尔禁止了对秃鹫具有致命毒性的双氯芬酸的生产和进口,并鼓励使用美洛昔康等安全的替代药物。尼泊尔还实施了多项秃鹫保护行动计划,包括进一步禁止或限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持续监测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确保秃鹫安全饲养场所的扩大和维护。

截至2017年,赞比亚已建立了三个总面积超过一千平方公里的秃鹫安全区,为秃鹫提供了安全的觅食和栖息地,有效避免了中毒风险。中国也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例如乌兰河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哈泥自然保护区、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对包括秃鹫在内的野生动物进行保护。

加强公众对秃鹫的保护意识,以及时救助受伤个体也至关重要。例如,2023年7月,榆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和吉林市野生动物救助站合作救助了一只受伤秃鹫,并在其恢复健康后放归自然

生态学价值

作为食腐动物,秃鹫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秃鹫能够快速消耗大型动物的尸体,有效清除环境中的腐肉,防止疾病传播。尤其是在热带地区,秃鹫的这一功能尤为重要。

相关文化

藏族佛教认为,死亡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而肉体只是灵魂的载体。天葬将逝者的遗体放置在特定地点,供秃鹫食用, 被视为一种回归自然、灵魂升天的仪式。在藏族文化中,秃鹫被视为神鸟, 负责将逝者的灵魂带往天堂。

在古埃及文化中,秃鹫象征着纯洁、母性和重生。由于古埃及人认为秃鹫是单性繁殖,无需雄性参与即可繁育后代,因此将秃鹫与母性和纯洁联系在一起。 此外,秃鹫能够将腐肉转化为生命, 这也使其与“死亡”和“重生”的循环联系起来。古埃及的守护女神涅赫贝特(Nekhbet)就以秃鹫的形象出现,而许多王妃也会佩戴秃鹫冠,象征着她们的尊贵地位和守护国家的责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