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制

更新时间:2021-11-29 08:14

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

概念

一般而言,社会建制主要指社会组织制度,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和物质支撑四大要素。

要素

1、价值观念是阐明本制度终极目标或存在价值的理论体系,其主要作用是向社会成员表明自身存在的意义,使他们在充分理解制度目标的基础上全力依从制度规范。科学社会建制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一系列关于科学的社会目标和功能的理论中,特别集中体现在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上。在现代,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主导意识。

2、行为规范是制度运行过程中起实际作用的要素,是一系列关于人类特定社会活动行为模式的规定。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具有其社会成员直接面对的特殊规范系统反映出对于成员行为的制约性。行为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以最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共同体成员的积极性和智慧,为相应的科技活动开拓新的天地。

3、组织系统是社会建制的实体部分,是制度及其规范的载体。这一系统包括组织首脑、职能部门和组织成员。科学社会建制的承担者是科研组织,有学术带头人、从事研究活动的科学家和其他相关人员。社会建制的行为规范是通过组织活动来实现的,它把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集中在一个被赋予特定目标和职能的组织中,通过组织规范其成员的行为,维持秩序和效率。

4、物质支撑是社会建制运行的基础保障,可以分为实体性物质保障和象征性物质保障两大类,前者如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后者如物理学家玻尔把中国传统的“阴阳鱼”太极图作为自己思想的表征。象征性物质体现组织的存在价值和终极目标,是物化的价值观念,能与实体性物质互动互补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