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民

更新时间:2023-07-19 12:17

漂流民是德川时代的一个社会现象,这一群体为后世研究者观察德川时代及之前日本社会的全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同时,从“漂流民”成为“海禁”时期日本获取海外信息的渠道之一这个角度来看,它又成为促成日本近世后期“世界”观转向的助推力之一。遭难的船夫或船客在日本史料中被称作“漂流民”。在中国的档案文献中被称作“难番”、“难夷”。

背景介绍

江户时代是一个被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时代。一方面,除了荷兰和中国的船只外,幕府禁止其他国家的船只开到日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和荷兰都不信仰基督教,它们前来日本的目的只是贸易,不带有令日本人畏惧的宗教使命。另一方面,幕府也限制日本人同外国人接触。1633年,德川幕府明文宣布“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同时还规定“除特许船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应处死罪;偷渡船及其船主一并扣留”。1636年的“锁国令”,进一步把特许权也取消了:“严禁派遣日本船驶往外国,也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甚至对已经旅居海外的日本人,“若返抵日本,应即处以死罪”。

但是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列岛周围气象变化又十分剧烈:“海风之行,触礁则摧,入涉则覆。又有黑风、海动之变,遇之则天地晦冥,波涛鼎沸……”(张瀚《松窗梦语·东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1—52页)再加上日本船只的构造简单,于是许多在海上运货和捕鱼的船只经常遭难漂流海上。这些遭难的船夫或船客在日本史料中被称作“漂流民”.在中国的档案文献中被称作“难番”、“难夷”。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漂流中丧失了生命,幸存者有的漂流到了外国,而其中漂流到中国的最多。据佐藤三郎的统计,在江户时代,有记录的日本人漂流事件至少有105件,而漂流到中国的就有45件(据笔者统计约有87件)之多,其馀的则漂到朝鲜、菲律宾、南北美洲等处。

结局

到了外国的日本漂流民,除了极少数人留在外国外,大多数人都被送返回日本,而那些漂到中国之外的特别是漂到东南亚的日本漂流民。往往也是通过来往于长崎的中国贸易船只送回。这些漂流到海外的日本人显然触犯了国内的禁令,按照禁令他们理应不许回国或被判处死刑,但由于他们不是故意触犯禁令,因此他们回国后,幕府对他们也不能判处死刑。但是,幕府规定先把他们拘留在长崎,对他们的漂流经过和在外国逗留期间的活动进行严格审讯,在判明他们没有皈依基督教之后,才把他们送回家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