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射线

更新时间:2022-08-25 16:52

正射线又称为隧极射线。在抽成真空度不大的管中装上与阳极同轴线的和中部带孔的阴极,从阳极阴极发射的射线称之为“隧极射线”。

正射线发明过程

E.哥尔德斯坦在德国花了很长时间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和组成,而且在1886年又试图用与产生阴极射线相对应的方法,在抽成真空度不大的管中装上与阳极同轴线的和中部带孔的阴极,企图发现阳极射线,并且他也确实发现了从阳极向阴极发射的射线,他称之为“隧极射线”。这种射线的颜色与阴极射线不一样,并且他发现它不能被磁场所偏转,因而一直惶惑不解。

1898年,另一位德国物理学家W.维恩( Wilhelm Wien)用较强的磁场和电场进行实验,发现了隧极射线的径迹发生偏转现象,这意味着它带有正电荷。另外,W.维恩还根据发现阴极射线在磁场和电场中偏转后测算荷质比的办法,测算出隧极射线粒子的e/m值在10的四次方数量级,也就是与电解液体中氢原子的e/m值同数量级,但是他还不能测出这种质量与氢原子相当却带正电荷的粒子具体是什么。

发现电子的J.J.汤姆森实际上到1905年才腾出手来研究隧极射线,但是他认为还是称它为“阳极射线”或“正射线”( positive rays)比较合适,实际上他采用了“正射线”这个名字。他说,他认为对这种射线的研究将对搞清正电载体的性质会有帮助,也就是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了解或发现“正电子”是什么。

相关概念

质谱仪:阿斯顿(F.W. Aston)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曾经协助J.J.汤姆生研究正射线,经过长期实践,发明了质谱仪,从而获得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