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灵时童谣

更新时间:2023-08-31 03:48

《桓灵时童谣》是东汉末年的一首民谣。全诗纯用口语,通俗易懂,全摆事实,不着述评。最妙的是全用对比手法,并且是一句一比,句中自比,更显出名实不符的巨大反差,社会批判意义不言自明。

作品原文

桓灵时童谣

举秀才①,不知书。

察②孝廉③,父别居

寒素④清白⑤浊如泥,

高第⑥良将怯如鸡。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秀才:汉代为举士的科目,要文才出众的人才能当选。

②察:选拔。

③孝廉:本来是汉代选举宫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合称“孝廉”。

④寒素:汉晋时举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清贫。

⑤清白:也是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为官清廉。

⑥高第: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豪门。

白话译文

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

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

被选拔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

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

创作背景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它的具体做法是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根据考察,向皇帝推荐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材,这些被推荐的人一般都是平民或下级官吏。这本来是选拔人材的办法,但在东汉后期腐朽的政治环境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挤陷害,甚至还出现将官职标价出售,公然“卖官”的事。再加上被荐之人往往还要以经过当地世家大族的评议,察举为他们所左右,在这种风气下,所选拔出的人材没有什么贤良的品德与出众的才能。这首流行于东汉桓帝、灵帝时的童谣,便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举秀才,不知书。”凡举作秀才科的人,本应文才深秀、学富五车,但实际上却连字都不识,于是便产生了名与实强烈的对比,夸张又并不让人觉得虚诞。

“察孝廉,父别居。”孝、廉本来两科,后来合而为一,应是事亲孝顺、处事廉洁之人当选。这里复词偏义,重在讲“孝”。孝之最为基本的,就是奉养双亲。但这位被荐之人,竟是与父亲分居而住,就中国古代家庭观念来看,无疑是不孝之举了。

“寒素清白浊如泥”,寒素与清白,可能是性质相近的两个科目。汉代察举科目,只随皇帝高兴与需要而定,所以并不固定。《晋书·李重传》中讲到举寒素要符合“门寒身索,无世祚之资”的条件,选举制度汉晋相延,变化不应很大。范哗在《后汉书·扬雄传论》中说:“中兴以后,复增淳朴、……清白、敦厚之属。”可见二者都是选举科目。一般科目之名称与它所要求的品质应是相当的。故清白、寒素科出来的,应是出身清贫、为官清正之人,而实际上,劳动人民的评价则是“浊如泥”,可见他们是当不起那四个字的。

“高第良将怯如鸡。”汉代不仅文官由重臣推荐,武将也如此。《汉书·昭帝纪》:“始元五年,诏举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五年七月,诏三公、特进、九卿、校尉,举列将子孙明晓战阵任将帅者。”大概武将之举,均要求“列将子孙”,正因此,此科目才取名“高第”吧。高第与文学对举,在此又与良将并举,可知与上面“寒素清白”一样,是两个相近科目。被荐之人,应“刚毅武猛,有谋谟(《顺帝纪》)”,然而实际上却胆小如鸡,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这首民谣,用一两个典型的细节,通过形象的比喻与夸张,将一个个名不符实的推举现象并列起来,将封建时代选拔人材的虚伪、腐朽与可笑揭示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战斗与讽刺艺术。

名家点评

全球汉诗总会秘书长陈图渊《名诗逸赏》:这首童谣主旨鲜明,感情愤激,语言犀利,嘲讽辛辣、篇中通过“秀才”不才,“孝廉”不孝,“寒素清白”污浊如泥,“高第良将”怯懦如鸡这类荒唐、丑恶现象的典型慨括,对当时的选举用人制度,社会道德风气进行r绝妙的姒剌、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