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军团入侵不列颠战役

更新时间:2023-08-30 22:56

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凯撒两次入侵不列颠。第一次因为风暴导致损失惨重,不得不仓促撤回。第二次调集了更多兵力,但遭到卡图维拉尼部落首领卡西维拉努斯为首的不列颠凯尔特人顽强抵抗,难以打开局面。这时凯撒利用对方的内部矛盾,才终于击败卡西维拉努斯,迫使不列颠人臣服,而后返回高卢。

背景介绍

这一年高卢的冬季来得特别早,刚刚结束了对日耳曼人战争的恺撒在权衡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在真正的严寒来临前,冒险组织一场对不列颠岛的战役,征服所带来的战利品固然是一大诱惑,但对于高卢地区的军事长官来说,切断日耳曼地区从岛上获得援助的路线,杜绝不列颠凯尔特人对欧洲大陆上同族的支援才是最要紧的事情,面对来年对日耳曼人即将展开的攻势,他不想再次腹背受敌。

而且对于罗马来说,不列颠是个太神秘的地方,除了一些探险家和商人带来的信息之外,大多数人对那儿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在恺撒这样一个征服者看来,哪怕能够了解一下当地的人口、资源、海岸和登陆地点,都值得安排一次远征。

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前,他先安排了一位副官带上一对人马去不列颠侦查,侦查人员的任务是了解当地的地理状况,适合排列骑兵和重型武器的阵地,以及最重要的巨型战舰的抛锚地点。与此同时,恺撒选定了莫里尼港作为战舰的生产基地和出海口,并命令高卢全省的作战用船只全部向莫里尼集结。此外,他还命令与不列颠有贸易关系的商人给岛上的凯尔特族带去信息,大意是罗马将在近期组织对不列颠的进攻,希望各凯尔特部落在理智权衡双方实力后选择投降。

消息散布出去后,有一些凯尔特的部落畏惧恺撒的威名向罗马表示了求和的诚意。然而大部分的部落并不打算放弃世代生活的地方而让不列颠沦为罗马的殖民地,派去侦查的人员也没有带回什么情报,因为他们惧怕蛮族的伏击根本没有敢登上岛屿,于是恺撒决定如期出征,八十艘载满罗马步兵战团的舰只从莫里尼出发,而骑兵部队则在另一个港口启程,计划同期到达不列颠作战。

过程

26日清晨时分,罗马战舰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不列颠的海岸,岛上的凯尔特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他们依靠海岸山崖的高度优势向罗马人投掷长矛,令恺撒的部队无法登陆,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罗马军队的进攻毫无进展,后续的舰队逐渐到达,由于前期侦查不力,罗马人选择的登陆点深水区域离海岸太远,大型舰只无法靠近,加上海岸的密集火力防御,使得大批的罗马步兵没有办法迅速抢滩,战况陷入胶着。眼看着所有的战舰都已陆续抵达,恺撒下令船队沿海岸线移动,寻找适合的登陆点,无奈罗马战船过于庞大,行动缓慢且无法近海停泊,凯尔特部队则沿着罗马人的行动轨迹在陆地上做相应的调遣,每一次的登陆均被他们以快速的骑兵和战车击退,使大部分罗马人龟缩在战舰内不敢下船。

作为总指挥的恺撒意识到必须为士兵清理出一片安全登陆的区域,于是他命令调集有投石车和火箭的战舰靠近海岸,用这些大型攻击器械来扫清登陆障碍,果然凯尔特骑兵对这些不曾见识过的武器相当惊惧,纷纷向后退却。但罗马的步兵队依然害怕不敢离舰登陆,眼看凯尔特人稳住了阵脚即将掉头反扑,在这紧要关头,第十军团的一位旗手勇敢地跳下海去,号召士兵为了罗马的荣誉勇敢前进,他的行为激励了其他人也跟着下水并向陆地冲锋。很快罗马人就控制了滩头,但依然无法排成军团整列,所有人都处于混战状态,不能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于是恺撒命令后续的部队在舰上做整体列队,看到岸上哪里有缺口就集体冲向哪里,最终击溃了敌群的前锋并抢滩成功。

凯尔特人在丢掉了海岸之后无险可守,他们意识到以自身的军队素质和装备根本不是罗马的对手,于是纷纷向恺撒投诚,恺撒也因为得到骑兵部队无法如期赶到不列颠而不敢深入腹地作战,于是似乎瞬间就建立起来,罗马人在不列颠岛安营扎寨,而凯尔特人则为他们提供给养。

常年与蛮族作战的经验告诉恺撒,这些凯尔特人头脑简单但反复无常,于是密令骑兵加快速度朝大部队靠拢,一旦骑兵登岸就迅速发起总攻。然而无奈就在骑兵即将抵达不列颠的时候,突然起了风暴,一部分舰只当场被摧毁,另一些则被迫折返回了欧洲大陆。

对罗马人来说令形势更加严峻的潮汐,恺撒没有预料到他登陆的这几天正是大西洋潮汐变化最厉害的日子,半夜里瞬间上涨的潮水灌入了很多船只造成沉默,沿海的巨浪也对船的锚和桨造成了损坏,令船只无法航行。这样的情形引起了全军的不安,因为罗马人并没有在不列颠过冬的计划,粮食和冬衣都很缺乏,也没有骑兵的支援,如果再加上没有返程的船只,后果将非常严重。

尽管对消息进行了封锁,但不列颠岛上的各个凯尔特部落还是很快传开了“罗马人没有骑兵且舰只被毁”的消息,很多部落的军队又在蠢蠢欲动,他们从高处窥探恺撒的营寨,发现驻扎的部队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多,而且增援据说也已经断绝,如果在这里消灭了恺撒,或许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不列颠的安全问题,因为在当时世人的眼里,再也没有比恺撒更厉害的征服者了。

恺撒本人也从一些部落首领吞吞吐吐的态度中意识到了情况的变化,他一边下令用破损的船只中的木材和铜来修补其他战舰,一边下令加快收集粮食的工作,以备整支部队不得不在不列颠过冬的最坏可能。

但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恺撒的第七军团按例外出寻找给养,在一片未受割的麦地里,一队早已设下埋伏的凯尔特士兵突然向他们发动了进攻,他们依靠马拉战车这种罗马人尚未使用的作战工具将第七军团的人围住。战车快速的穿越令军团无法保持阵型,在冲入了战场之后,士兵跳下战车就迅速转成拥有灵活战斗能力的步兵,这种新颖的作战方式令跟随恺撒身经百战的士兵们一筹莫展,幸亏此时恺撒得到情报迅速率大军赶到,解了第七军团的围,并将他们安全带离了战场返回驻地。

接下来的几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双方都无法展开军事行动,但凯尔特人趁此机会四处联络,希望以消灭恺撒来获得不列颠的永久和平,很快他们凑齐了一支军队,并将恺撒的营寨包围。

大雨停了,凯尔特人瞬间发起了总攻,在这关键时刻,一支由恺撒在高卢组建的雇佣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作战勇猛,以血肉之躯打开了敌群的缺口,后续的罗马军团抓住这个机会,依靠训练有素的作战技术和精良的装备迅速扑入敌阵,尽管人数不占优势,但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令罗马人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凯尔特人无法抵挡这样的攻势,先头部队开始掉头逃跑,并由此引发了多米诺骨牌式的整体崩溃。罗马人获得了战役的胜利,凯尔特部族的首领在晚些时候重新派出使者前来求和,恺撒在要求了比之前高出一倍的战利品和人质后同意了对方和平的请求。

但恺撒也深知不列颠已经不能多呆了,他的军队不够多,船只也不够坚固,更严重的是寒冬已经快要降临,他不能冒险率领这样的部队进行冬季航行,于是仅仅在岛上呆了18天,他将人质和缴获的战利品带上舰队,选择了一个晴朗的夜晚,全体渡海返回了高卢,从而结束了第一次对不列颠的远征。

为了表彰恺撒的这一壮举,元老院破天荒地举行了长达20天的谢神祭,而巨大的荣誉,却反过来激发了恺撒军团的斗志。恺撒所要征服的地方正是公元前55年的英国,当时的英国对于罗马人来说仅仅代表了南部的英格兰平原地区。希腊航海家皮西亚斯在通过对英国的实地探索后,决定采用当地土著人对自己的称谓用“不列颠”来命名这个世界边缘的岛屿,而罗马人给它起了个更拉丁化的名字即“不列颠尼亚”。

伦敦并不是新特洛伊,恺撒所面对的也并非足以消灭巨人的神的后裔,他们只是很久以前从欧洲的腹地乌拉尔山长途迁徙到此的凯尔特人,他们赶走了原始岛民伊比利亚人,平静地在此生活了几百年,直到恺撒的出现。

然而第一次的远征仅仅取得了有限的胜利,对于自诩为战神的恺撒来说,则几乎可以算是一场灾难。没有新领土的占领,没有巨额的战利品和奴隶,相反却损失了大量的舰队和士兵。他不得不把这此行动仅仅定义为一次对不列颠地区的武力侦查,作为来年正式进攻的前奏曲。他在离开高卢冬季营地回意大利的时候,特意嘱咐高卢军团大量营造舰只,并对式样和大小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以备对不列颠的第二次征讨。

高卢军团准备的成果令恺撒非常满意,当冬天结束他再次返回高卢的时候,发现已经可以调动600多艘战舰组织进攻,并有近300艘马上可以下水,于是他迅速处理完高卢的部分内务工作,开始着手第二次对不列颠的远征计划。

这一次的远征目标被锁定在对中南部地区的占领上,因为恺撒认为那是不列颠尼亚“最文明”的地区,这里的“野蛮人”有着差不多与高卢地区相近的生活方式,比较容易同化。他本人也对这一地区的部落首领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而对于远离英吉利海峡的其他地区他则知之甚少,而且那些以“奶肉为生,披着兽皮”的部落也不值得他去征服。

启航时间被选在第二年的春季晴朗的傍晚,恺撒率领800艘战舰和运输船,五个军团的步兵和两千名骑兵(合计二万五千人),乘着西南风向不列颠疾驶而去。此次的军队数量足以应付他之前所遭遇的威胁。不少非军事单位的船只也如影随形般地跟着战舰的船队,他们包括很多私人船只的商人和奴隶主,如同鲨鱼闻到血腥一样,他们都希望从恺撒的军事胜利中分到一杯羹。

虽然设定了更为有利的登陆地点,但由于风暴,罗马的舰队被迫仍在前一年的登陆点再次登陆。这一次他们没有遭到敌人的阻击,根据抓到的俘虏称,岛上的凯尔特人本来已经布防完毕,但看到海上驶来的舰队数量,吓得赶紧逃离了海岸,躲到地势较高的地方组织防御了。这使得罗马人有充分的时间海滩上建起了堡垒以保护锚泊在岸边的船只,登陆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

然而第二天清晨驻守海岸的骑兵部队向已在陆地推进的恺撒报告了不好的消息,一场突发的风暴再次将沿海停泊的舰只打坏,船上的锚和缆绳都起不了作用,很多船被冲上海岸无法航行,舰队遭到了几近毁灭的打击。

恺撒只得取消了第一次的军事行动,迅速领一小队骑兵赶到岸边。在亲自察看了受损情形之后命令干脆将搁浅的船只拖上海岸,利用剩余的材料筑成一道沿海的防线,此外,派出去的斥候发现凯尔特人组织起非常庞大的队伍,统领这支军队的是凯尔特卡图维拉尼部落的首领卡西维拉努斯。凯尔特人在罗马人登陆前长期内战,但外敌的入侵迫使他们团结起来,并把指挥权交给了卡西维拉努斯,由他统一组织了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军队与恺撒作战,这对恺撒的营垒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他们的一次进攻甚至冲到了罗马军团的军旗处,但是在罗马士兵的顽强反击下还是溃退了。

在强攻未果之后,凯尔特人的战略变更为利用他们熟悉的地形和战车的机动性拖住罗马军队,耐心等候冬天的到来,将罗马人一举击溃。而恺撒的处境则不容许他长时间逗留,于是他在与卡西维拉努斯的军队打了几个回合后,决定直接跨过泰晤士河,进攻凯尔特人的堡垒。

而就在此时,恺撒获得了挑起不列颠凯尔特人内讧的绝佳机会,成为了第二次不列颠尼亚远征的决定性转折点。

在整个不列颠尼亚,南部的卡图维拉尼部落是最强大的,他们的首领卡西维拉努斯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领袖,但他本人在外交手腕上的能力和团结统一战线方面的策略却很欠佳,造成了各大部族的不和。他本人性格暴躁,处理矛盾简单残忍。由于战略意见上的不和,他将不列颠尼亚东部特里诺文特部落的首领处死。年轻王子门杜布拉修斯听说他的父亲被卡西维拉努斯杀害,便逃亡到了恺撒和罗马人那儿,他的族人也向恺撒投降,以换取后者帮助他们对抗卡西维拉努斯,并回复门杜布拉修斯的王位。

恺撒当然慷慨地接受了他们的条件。不久,另一个较小的凯尔特人部落被击败,联军的阵线开始逐步瓦解,恺撒抓住这个时机发动总攻,期间,凯尔特人的叛徒又出卖了卡西维拉努斯最后据点的信息,以及渡过泰晤士河的口岸位置。于是恺撒命骑兵部队开道,不惜代价一鼓作气渡河进攻,河对岸本已严阵以待的凯尔特人显然被罗马人的气势镇住了,在短暂的交手后便放弃河岸向后退却。

一路上为了防止埋伏,罗马军队焚烧了田野农场和房舍,军势之盛令沿途的部落望风而降,卡西维拉努斯曾经送信给肯特地区的四位首领,请他们进攻恺撒的滩头阵地以解围,但结果计划失败。卡图维拉尼的堡垒虽然依靠天然屏障修得相当坚固,但还是经不住恺撒的攻击,卡西维拉努斯率领残部从堡垒的另一端逃走,大批的人口和牲畜成了罗马人的战利品。

最终,穷途末路的卡西维拉努斯不得不投降,恺撒令他交出一些人质,并答应每年向罗马缴纳一笔贡金。同时,恺撒履行了对特里诺文特部落的承诺,帮助门杜布拉修斯成为了新的部落首领,并命令卡西维拉努斯不得伤害这个部落,于是特里诺文特成为了第一个受到罗马人保护的不列颠部落。

结果

此时,恺撒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战绩,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产生继续征服的念头,恰恰相反,他意识到,在没有充足的兵力和物资补充之前,这个小岛只会是个无底洞,他们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领。加之高卢发生反罗马的起义,凯撒后院起火,不得不考虑匆匆撤回大陆。在抓住了反对罗马的领导者之后的公元前54年的秋季,他带着人质凯旋而归,暂时决定放弃了对这个小岛的征服。随后恺撒将军队分两批撤回了高卢,第二次对不列颠尼亚的远征宣告结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