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更新时间:2024-06-22 13:08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塔城地区东北部,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总面积3.06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辖2个镇、6个乡,另辖4个乡级单位。截至2022年末,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户籍总人口49617人(不含兵团)。

历史沿革

秦汉时期,为塞种人、乌孙、匈奴等古民族的游牧地。

西汉时期,属乌孙国。

东汉三国时期,因西域天山南北诸国互相攻伐合并,县境归入车师后国。

晋朝时期,为鲜卑辖地。

南北朝时期,先后属柔然汗国、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

唐显庆二年(657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汗国,县境属唐昆陵都护府。贞元五年(789年),吐蕃联合葛逻禄,攻陷北庭都护府,县境为葛逻禄所有。元和三年(808年),回绝汗国统一天山南北,县境属回纥汗国。开成五年(840年),回纥汗国崩溃,县境属黠戛斯汗国,不久,属喀喇汗王朝。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为西辽所辖。嘉定十一年(1218年),归属成吉思汗的蒙元政权。宝庆元年(1225年),封为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汗的领地,宪宗时归别失八里行省。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归阿力麻里行省。泰定帝时(1324年—1328年),归入察合台汗国。

明洪武三年(1370年),归属察合台后裔建立的别失八里汗国。崇祯九年(1636年),巴图尔浑继任台吉后,迅速统一了新疆北部地区的卫拉特各部,以霍博克赛里为大本营。崇祯十二至十六年(1639年—1643年),巴图尔浑台吉在今和布克赛尔县城东南5千米处修建城堡。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县境属清朝伊犁将军属下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管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从俄罗斯额济勒河(伏尔加河)南岸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进驻霍博克赛里。同年九月,乾隆封北部策伯克多尔济为和硕亲王,赐号布延图,称为北路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

民国四年(1915年),在今和什托洛盖镇设县佐,隶属沙湾县。民国五年(1916年),隶属塔城道。民国十八年(1929),和什托洛盖县佐改称设治局。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塔城道改行政区,和什托洛盖设治局隶属塔城行政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和什托洛盖设治局为和丰设治局,当时县境内分为北部的部族亲王政权和南部的政府政权。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设治局为和丰县,迁至现今和布克赛尔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隶属“三区”政府塔城专区。

1950年4月,成立和丰县人民政府。

1954年9月10日,成立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县级)。

1955年2月,改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隶属塔城专区。

1968年后,隶属塔城地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辖2个镇、6个乡:和布克赛尔镇和什托洛盖镇夏孜盖乡铁布肯乌散乡查干库勒乡巴音傲瓦乡莫特格乡查和特乡,另辖4个乡级单位: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巴嘎乌图布拉格牧场、布斯屯格牧场、第十师一八四团。县人民政府驻和布克赛尔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塔城地区东北部,介于北纬45°20′—47°12′、东经84°37′—87°20′之间,北与阿勒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南部与玛纳斯县沙湾县接壤,西南部以乌尔禾为界与克拉玛依市相连,西与额敏县托里县以白杨河为界,东邻阿勒泰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06万平方千米,南北纵距207千米,东西横距210千米。

地形地貌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地貌比较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荒漠,县境海拔最高点是赛尔山的木斯套峰,海拔3835米,终年积雪,最低点为南部边缘已干涸的玛纳斯湖,海拔249米。其地势特征为北高南低,北部地区地形以山区和低山区为主,海拔在1000—1500米,南部以平原为主,海拔在1000米以下。县境内明显可分为四大地区,即北部及西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和布克谷地,中部中低山丘陵区,南部平原荒漠区。北部及西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包括赛尔山、北中部地区哈同山(水流较少,景象较为荒凉)、西北部边境连接赛尔山和哈同山脉的铁布克山。和布克谷地包括赛尔山以南,哈同山以北。中部中低山丘陵区包括哈同山东部及阿德尔山、赛勒克特山、阿尔根特山、沙勒布尔特山、迪伦山等组成,这一地区植被少、水源缺乏,地面起伏不平。南部平原荒漠区包括中、低带以南的广大平原、荒漠地区,由此以南至准噶尔腹地,其北部为和布克河下游和夏孜盖三角洲,是农作物种植区。

气候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气候特点为冬寒漫长、夏凉短促、无霜期短、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空气干燥、积雪薄而不稳定,春秋多大风,全年盛行西风。由于纬度及地形的差异,全县分为两个大的不同气候区。北部山地气候区,包括和布克谷地在内,≥10℃的积温在2100℃左右,年平均气温只有3.1℃—3.5℃,无霜期短,仅135天左右;降水量除中山带以上稍多外,一般降水都在150毫米左右;积雪不稳定,有明显的冬季逆温层,有利于牲畜越冬和喜凉作物的生长,但春秋多有偏西大风,常受风灾之害。南部平原气候区,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7.0℃—7.3℃,≥10℃的积温在3300—3350℃之间,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达180—190天;降水少,年平均降水只有88.5毫米,蒸发量大;夏季炎热,有干热风之害;冬季严寒,降雪少,积雪薄,不宜种植冬小麦。全年平均实际日照是时数为3006.4小时,海拔1000米以下。

水文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有两条主要河流,白杨河与和布克河,有大小沟溪31条。白杨河发源于本县的旦木郭勒,年径流量2.4亿立方米,和布克河发源于铁布肯乌散乡的霍尔茹,属和布克谷地的泉流河系,其年径流量约为4200万立方米,是本县南部灌区、察和特灌区水源与加音塔拉水库的主要蓄水水源。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2007年土地调查数据,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土地总面积4228.9万亩,其中:农用地3491万亩亩,建设用地29.2万亩,未利用地708.7万亩。全县耕地总面积21.6万亩,基本农田面积14.4万亩。县境南部有近300万亩宜农荒地。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末,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近30种,其产地共60余处。其中,石油、天然气、煤、膨润土、盐、石英砂、芒硝、石灰石等10余种矿产的蕴藏量都达到亿吨以上。目前,已累计探明煤炭总储量302.7亿吨,工业储量70亿吨,远景储量达1000亿吨;盐储量在18.4亿吨以上,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大盐田之一;县境内的陆粱、石西等油田年产油量在300万吨;探明纳基、钙基膨润土储量23亿吨,占新疆膨润土储量的60%。此外,铍、铜、金、铁、高岭土、油页岩、油砂等金属非金属矿资源都有非常广阔地开发前景。

林业资源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林地面积118561公顷,森林资源主要有山区天然林,荒漠灌木林和平原人工林三部分组成。林种类型主要有西伯利亚落叶松、苦杨林、胡杨林、桦木、梭梭灌木林、平原人工林为主。

生物资源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以药材种类最为丰富,主要有贝母、甘草、黄芪、麻黄、青兰、锁阳、列当、肉从蓉、大黄、党参、茵陈篙、风铃草、圆柏、芍药、乌头、白头翁、勿忘我草等。在迪伦山一带生长有低等藻类植物发菜,分布面积达400万亩。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野生动物资源有金雕俗名红头雕,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鹅喉羚俗名黄羊和长尾黄羊,石貂俗名岩貂,雪兔俗名白兔,高山雪鸡俗称暗腹雪鸡。

水资源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水资源总量4.3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2.56亿立方米,已利用水资源量0.79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2.5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8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0.71亿立方米;各业用水量0.7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0.76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02亿立方米,工业及环境用水量0.01亿立方米。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常住人口为6.18万人。

截至2022年末,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户籍总人口49617人(不含兵团),其中,城镇人口23409人,乡村人口26208人;人口出生率5.23‰,人口死亡率6.04‰,人口自然增长率-0.81‰。

经济

综述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23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7.0:41.5:3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75亿元,同比下降19.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78亿元,同比增长44.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32元,同比增长6.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84元,同比增长6.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元,同比增长7.85%。

第一产业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第一产业增加值16.29亿元,同比增长5.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0%。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2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5.5%,畜牧业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8.5%,林业产值155万元,同比下降58%,渔业产值3.8万元,同比增长5%,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0.11亿元,同比增长15%。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5.78万亩,同比增长6.5%。粮食播种面积4.45万亩,增长68.3%,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51万亩,增长33.6%;玉米播种面积2.94万亩,增长94.8%;马铃薯播种面积0.01万亩,与去年持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33万亩,同比下降1.1%。其中,油料面积0.11万亩,增长238.6%;棉花7.32万亩,同比下降17.5%;糖料0.25万亩(去年未种植);蔬菜及食用菌2.46万亩,增长27.4%;其他农作物11.19万亩,增长4.3%(青贮玉米0.62万亩,增长39%;苜蓿0.11万亩,增长119.3%;食葵5.11万亩,下降18.8%;打瓜0.82万亩,下降32.6%;籽用葫芦4.52万亩,增长66.8%)。粮食产量2.29万吨,同比增长73.4%,其中,小麦0.49万吨,同比增长48.4%,玉米1.78万吨,同比增长83.6%,马铃薯0.02万吨,同比下降1.8%。油料249.6吨,增长270.1%;棉花9438.2吨,同比下降7.6%,工业辣椒67383.8吨,同比增长56%,青贮玉米20911吨,同比增长3%,食葵10151吨,同比下降17.3%,打瓜1419.6吨,同比下降37.2%,籽用葫芦8413.2吨,同比增长70.5%。畜禽存栏51.02万(头只)同比下降2.1%。其中,猪存栏0.13万头,同比下降8.4%,牛存栏8.71万头,同比增长19.1%,羊存栏41.6万只,同比下降5.3%,活家禽存栏0.58万只,同比下降21.7%。畜禽出栏31.26万(头只),同比下降5.8%。其中,猪出栏0.23万头,同比下降11.4%,牛出栏2.89万头,同比下降11.8%,羊出栏26.75万只,同比下降6.2%,活家禽出栏1.39万只,同比增长24.9%。猪肉产量203吨,同比下降2.3%,牛肉产量5747吨,同比增长9.6%,羊肉产量4717吨,同比下降6.5%,禽肉产量230吨,同比增长49.1%,禽蛋产量150吨,同比下降24.1%,生牛奶产量4894吨,同比下降9.6%。

第二产业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第二产业增加值24.98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5%。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工业增加值(全口径)17.8亿元,同比增长10.1%,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1949万元,同比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3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采矿业增加值10.9亿元,同比增长14.6%,制造业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20%,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3.8亿元,同比下降9.2%。主要工业品产量两增两降。原煤产量597.96万吨,同比下降2.3%,发电量36.5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2%(其中,太阳能发电量5.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1%),原盐生产量211.4万吨,同比增长15.1%,水泥产量87.8万吨,同比增长12.7%。

第三产业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8.96亿元,同比增长2.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5%。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亿元,同比增长1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7亿元,同比增长1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85亿元,同比增长21.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16亿元,同比增长14.2%,餐饮收入额0.26亿元,同比43.2%。批发零售增加值0.32亿元,增长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6亿元,增长19.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1亿元,增长12%;金融业增加值1.19亿元,增长2.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2.57亿元,增长0.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5亿元,比年初增加1.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6亿元,比年初增加3.1亿元。

交通运输

截至2021年末,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客运周转量262.1万人公里,同比下降54.9%;客运量3.58万人次,同比增长72%。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有各级各类学校机构31所,其中,小学11所(含教学后勤管理中心)、中学3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各1所,高级中学1所)、中等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16所(公办13所、民办3所)。全县基础教育阶段共有教学班265个,其中:幼儿园83个教学班、小学127个教学班、初中38个教学班、高中17个教学班;基础教育阶段在校(园)学生8256人,其中:幼儿园1957人(公办1504人、民办453人)、小学4027人、初中1529人、高中743人;基础教育阶段共有教职工1316人,其中幼儿园352人、小学666人、中学298人。基础教育阶段专任教师961人,其中:幼儿园212人、小学516人、中学233人。

文化事业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物保护所1个、文工团1个。全年开展文化下乡文艺演出73场次,各乡镇场及县直部门组织开展文艺演出44场次。全县11个乡镇场现有文化站11个,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55个。图书馆图书流通人数6000人次,为全县村队发放文学艺术、医药卫生、少儿科普、种植养殖等73类共计4015本图书。全年举办各项体育赛事35场次,全县参加体育锻炼人数3.8万余人次。

医疗卫生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个(综合医院2个,专科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3个(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21个、诊所1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实有床位数553张,卫生机构总人数为835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66人,其中,医生314人,护士257人,乡村医生59人。

社会保障

202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821人,比上年末增加101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5272人,增加19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309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026人。全县现有福利机构4个,同比增长300%,床位316张,同比增长40.3%,收养老人20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布克赛尔”为蒙古语,以境内的“和布克河、赛尔山”得名。“和布克”意为“梅花鹿”,“赛尔”意为“马背”。

非遗文化

江格尔

江格尔,蒙古族英雄史诗。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聚居区。《江格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漫长,主要以口传方式流布,也有抄本和刻印本。这部史诗描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家乡而同邪恶势力进行艰苦斗争并终于取得胜利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学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江格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祝赞词

祝赞词,蒙古族民间文学形式,包括祝词和赞词,统称为“祝赞词”。新疆蒙古族祝赞词分布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尔泰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区的25个县卫拉特蒙古族牧民中广泛流传。祝赞词最初产生于劳动,是蒙古族猎户、牧民集体的口头创作作品。2011年5月23日,祝赞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蒙古族长调民歌,长调系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民歌,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长调在蒙古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达慕大会、婚礼、乔迁和婴儿降生庆典等传统社交与宗教节庆活动中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新疆地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等地区。长调民歌一般为上下两句,参差不齐的长短乐句以其特有的律动保持动态平衡,蕴含着丰富的音调与节奏变化。按内容分,长调的基本类型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劳动歌、仪式歌、历史歌、时政歌、宴歌(也称“酒歌”)等。2008年6月14日,蒙古族长调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江格尔文化园景区

江格尔文化园景区,位于县城东部,是一个集文化旅游、日常休闲、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综合景点,建筑物主要包括江格尔宫、《龙马腾飞》雕塑、江格尔“十二勇士”组雕、江格尔“福碗”雕塑、江格尔齐雕塑、石刻图腾柱以及石雕狮子等。

东归文化园景区

东归文化园景区,位于县城北侧,是以东归广场为主,包括王爷府、世界和平千佛大塔、敖包特库热庙等多景点的综合景区。

玛纳斯盐湖

玛纳斯盐湖,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南部。该湖面积约55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6米左右,是一个咸水湖。

荣誉称号

2018年2月,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入选“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12月9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入选“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名单”。

2020年7月29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1年8月,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入选“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2年1月26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入选“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2023年10月,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