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解研究

更新时间:2024-08-13 09:10

《人类理解研究》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48年。

内容简介

该书共12章,中心是通过对人类理解能力的研究,得出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结论。

第1章为全书的绪论,表述“人性科学”的主张;第2章论述观念的起源;第3章论述观念联想三原则;第4章至第7章论述因果观念;第8章讨论自由与必然问题;第9章分析动物的经验;第10章和第11章批判神学理论;第12章阐明怀疑主义原则。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休谟所在年代,正是资本主义走向成熟、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大力促进科学的进步。科学的理性精神在思想界日益盛行。实验科学的方法逐渐成为各门科学纷纷效法的楷模。休谟力图将实验方法用于精神科学,研究人的精神行为,建立“人的科学”。

个人背景

1734年夏,休谟东渡法国到巴黎、罗姆和安如郡的拉弗莱什隐居了三年,全心投入到哲学写作中。这期间他完成了自己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著作《人性论》。1738年末,《人性论》出版后并未受到重视。休谟认为“多半由于叙述不当,而不完全是由于意见的不妥”。于是休谟就将《人性论》第一部分重新改写为《人类理解研究》并在都灵出版。

作品思想

休谟问题

《人类理解研究》是休谟的哲学代表作。休谟在书中阐述了他的基本哲学思想。提出了哲学史上的“休谟问题”。

休谟问题涉及的是“关于事实与实际存在的推理”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因果联系的问题。这一问题通常亦称“归纳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事实、实际情况的推理的可靠性问题,另一是其必要性的问题。休谟不但认为关于事实、现实存在的归纳推理是不可靠的,而且认为在实际上由前项到后项的过渡中,推理并不是必要的、必需的。他认为人们之所以认为某些东西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与其说是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不如说是由于习惯。

人类的认知能力

《人类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包括观念理论、因果关系和怀疑主义。还包括“神迹、天意和来世”等思想。休谟将自己的哲学称为“人的科学”,指的是与自然科学相对的对人的本性的研究,因此,休谟又称这门科学为“人性科学”。这里所谓的人性具有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了与人的认识、情感、趣味、道德和礼会行为等有关的方面。“人性科学”的提法是与近代启蒙思潮的兴起、人性的崇尚和重视相适应的,同时也是理论哲学即将与自然科学“分手”这一趋势的反映。

在《人类理解研究》中,休谟全面分析人类认识活动,指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对包括宗教、无神论和绝对的怀疑主义哲学的分析,引出他的“温和怀疑主义”哲学思想,作为一位温和的怀疑主义者,休谟认为,一个合理的推理者在一切考察和断言中应该永久保有某种程度的怀疑、谨慎和谦恭。温和的怀疑主义或学院派的哲学既可以经久又可以有用。哲学的结论也并不是别的,只是系统化的修正过的日常生活的反省,休谟指出,人们可以来找寻的科学和研究的固有题目有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科学,一是完全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实际和事实的存在。休谟还进一步指出,神学的最好的、最牢固的基础乃是信仰和神圣的启示;道德学和批评学是趣味和情趣的对象,而不是理解的对象。除了包含着数和量方面的推理,以及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任何经验的推论的书籍,其余的书籍所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那么人们就可以把它投在烈火里。

书中认为,人类的理解能力是很薄弱的,理解范围也是很狭窄的。但是以往哲学认识不到这一问题,常常去讨论人类理解能力以外的事情,结果得不到一致的认识,引起了许多无谓的争论,并由此而形成不同派别。如果哲学家们在人们理解能力和范围之内来讨论问题,就会免除许多烦恼,得到幸福。

那么,人类的理解能力和范围到底如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批判地吸取了以往哲学,特别是贝克莱的哲学。他认为,感性知觉是人们认识的唯一对象,也是唯一的存在。即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之外,即使人们追踪人们的想象上至诸天,远至宇宙的极边,人们也不会超出自身一步,也不会得到感性知觉之外的其他存在,而人们的感性知觉,作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分为两类,印象和观念。所谓印象,是指人们当前的直接的感觉,它包括了所有初次出现于灵魂中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它强烈、生动,是一切观念的来源,观念是对印象的摹本,是印象在记忆和想象中的再现,它微弱、晦涩。在他看来,后者不是对前者的质的飞跃,而是对前者的组合、调换,扩大和缩小,因此,一切哲学命题都应诉之于感觉印象加以评判和决定取舍,凡是不能还原为感觉印象的,都应称之为“妄语”而加以抛弃。这样一来,感觉成了知识的唯一的、最终的源泉,它“不能在心和客体之间建立任何直接的关系”,而是隔离意识和外部世界的屏障、墙壁,除它而外,任何东西都不能呈现于人们的心中。这是作者的最基本的观点。由这一观点出发,他批判了贝克莱的哲学,认为贝克莱一方面断言物是“感觉的复合”,感觉之外无物存在,另一方面又肯定感觉是由自我和上帝这样的精神实体产生的。他主张,世界上存在的只有感觉,人们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感觉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存在,是不可知的。这就既反对了唯物主义反映论,也反对了唯心主义经验论,在两者之间采取一条中间路线。

观念之间的联系

书中还谈到了观念之间的联系,把相似关系、接近关系、因果关系说成是观念联系的三条原则,但却完全避开了外界事物与观念之间的联系。书中还把理性对象分成观念的关系和实际的事情两种。认为几何、代数、三角等数学学科提供的是关于前一种关系的知识,它具有“直觉的确定性或解证的确定性”,即通过直观和推理就可证明其确定性,物理学等学科提供的是关于后一种关系的知识,它只具有或然性而没有确定性。作者认为,这种知识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而因果关系是不能被人们直接感知的。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证了关于因果性问题的观点。作者认为,人们平时之所以说两件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是因为他们感到作为原因的东西具有某种“力量”产生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作者指出,这种所谓的“力量”和“必然的联系”是经验不到的,所以就不能肯定在经验之外客观地存在着因果关系。关于人们的因果观念从何而来,作者解释道,这是由于“习惯性的联想”。即人们看到相似的实例反复出现多次以后,心灵为习惯所影响,于是在某事件发生之后,“就期待着继它之后的另一事件的发生,并把前一事件称为原因,把后一事件称为结果”。但作者告诫说,客观上虽然不存在因果性和必然性,但“或然性确定是有的”,人们只要根据经验,见到事情过去是那样发生,僦可以凭信念相信它以后大概还会那样发生,并根据发生次数的多少,来判断“或然性”的大小,人们根据这个判断来行事,就可以了。因此,作者明确提出:“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上帝的存在

作者从他的经验论出点不仅否认了物质世界及其因果性和必然性,而且也否认了超经验的精神实体——上帝的存在。作者用了专门一章,批驳经院哲学关于上帝存在的种种证明,批驳了所谓“神迹”的荒唐说法。他认为,所谓的神迹是违反自然的,是对因果关系的破坏。但他并不完全否认上帝的存在,他主张上帝是人们希望的本原、道德的基础、社会的柱石,但在理性上是得不到证明的。

怀疑论哲学

作者在书中还专门对怀疑论哲学作了分析。他认为怀疑论有过分的怀疑论和温和的怀疑论。古希腊皮浪式的怀疑论就是过分的怀疑论,它无益于社会因而不会有长久的影响,而自己的怀疑论“主张把我们的研究限于最适于人类理解这个狭窄官能的那些题目”,是温和的怀疑论,对社会是有益的,因而能够长久存在。作者在主观上反对皮浪式的怀疑论,主张在认识的时候要考虑到理解能力的限度。

后世影响

休谟在书中所阐发的哲学思想对西方近现代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首先,他的怀疑论在19世纪的英国仍是“一切非宗教的哲学思想的形式”。其次,休谟对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第三,休谟的彻底经验论虽然结束了西方近代传统经验论,却对西方现代各派经验论提供了理论前提。

《人类理解研究》把主观印象作为全部知识的基础,回避思想反映客观存在这个根本问题同时又否认人类认识的能动性,将知识限制在被动、狭隘的感觉经验内,充分显增出其片面性。休谟对因果观念的分析揭示出感觉经验无法确立普遍必然性的科学规律,启发康德作更深刻的探索,他的怀疑主义促成了康德思想的转变。现代西方各种经验主义哲学流派,如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继承了休谟的认识论思想。

作品评价

美国作家克里夫顿·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人类理解研究》这本书语言上没有什么障碍,但依然不容易理解,因为作者在其中提到了他命名为“印象”的各种原始感觉。

作者简介

大卫·休谟(David Hume),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是经验主义哲学心理学代表之一,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1711年5月7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卒于1776年8月25日。11岁进爱丁堡大学。1729年起专攻哲学。1732年刚满21岁就开始撰写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1734年去法国自修 ,继续哲学著述。17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年回家乡,潜心著述。1751年移居爱丁堡市。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