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

更新时间:2024-09-05 09:44

义勇军,从字面意义上解释,是一种非政府组织的、由人民志愿组成的抵御外敌的武装组织。特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自动组织起来的一种抗日武装。

东北抗日义勇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军民在中共满洲省委的号召和组织下,为抵抗日本侵略、收复失地而成立的抗日武装的总称。

在东北,由群众、东北军和警察部队部分官兵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组织,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这些武装部队没有统一领导和编制,各自独立,军费靠自筹和全国人民的捐助。主要武器是一些轻武器乃至大刀长矛,装备简陋,以游击战为主要的作战方式打击敌人。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东北抗日义勇军坚持抗日斗争10年,战斗2万余次,毙伤俘日军5万余人、伪军6万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义勇军自身也遭受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损失。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英勇战斗,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抵御外侮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立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和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条件和经验,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上海市民义勇军

1931年10月5日,上海也成立了“上海市民义勇军”等民间抗日组织,提出了北上抗日的口号。在抗日义勇军的建立和斗争中,有些曾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

市民义勇军领导人之一、上海市煤炭业公会秘书长、律师王屏南曾写道:“‘九一八’日本无视国际盟约,破坏东亚和平,公然逞凶,侵略我东北,残杀我同胞。张学良为东北长官,拥兵十余万众,年需军饷千余万元,竟以不抵抗闻于时。遂令倭寇长驱直入,继扰平津,施及上海。我民族集团之边圉丧失,腹心震慑,凡惶惶焉,大有朝不保夕,丧亡无日之慨。当是时也,血气之士与四方豪俊,风起云涌,奔走呼号,不旬日间,而有抗日救国之种种团体设立。其分工合作,靡不各尽天职。上海市民义勇军,即于斯时开始组织,开始训练矣。”

当时,上海各路义勇军提出“誓死抗日救国”“还我河山”等口号,四千余人积极训练,随时备战,意欲北上抗日。

1932年1月28日夜里十一时三十分,日军忽犯我闸北天通庵车站、宝山路、宝兴路一带,枪炮齐发。闸北居民从睡梦中惊醒,仓惶躲避。父母妻子,失散的、伤亡的不可数计。这种不宣而战的侵略行径无耻至极,上海守军第十九路军守土有责,忍无可忍,举枪抵抗。“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王屏南带领的上海市民义勇军主动请缨,后入编为十九路军义勇军第二大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