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更新时间:2024-09-20 22:4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或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CUGB),简称北地、中地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双一流”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11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签约大学,国家地学研究重要基地。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创建的北京地质学院。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于1952年7月14日正式成立,时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的李四光亲任筹备委员会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了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并定11月7日为该学校“校庆日”。12月24日,政务院任命红军老干部刘型为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地质学家尹赞勋任副院长,学校实行院长负责制。

北京地质学院建校初期,分别在北京沙滩(原北京大学地质馆)、端王府夹道(原北京大学工学院)和河北宣化地质学校三处办学;1954年后陆续迁入北京西北郊学院路新校址。

1957年1月至1958年10月期间,北京地质学院曾更名为北京地质勘探学院。

1960年,学校成为全国重点高校。

1970年,北京地质学院外迁湖北江陵,更名湖北地质学院。

1975年,学校迁往湖北武汉,改名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北京地质学院在北京原校址恢复招生。之后,学校于1986年成立研究生院。

学校成立

1987年11月7日,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充分发挥北京和武汉两地在学术上的优势,由武汉地质学院及其在北京的研究生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地矿部北京管理干部学院及武汉地质科技管理干部学院联合组建中国地质大学,形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地办学的格局,学校隶属地质矿产部。

1997年,中国地质大学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0年,学校由原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独立办学

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自独立办学,共享中国地质大学的无形资产和校友资源。

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协议。

2010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被教育部评为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9月,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协议。

2011年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9年,学校成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签约成员大学。次年8月,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次跻身全球500强。。之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又先后成为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和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的成员。

2022年8月,学校联合发起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校企融合专业委员会。

2023年9月,首批疏解到雄安新区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四所高校联合发起成立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11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雄安校区开工建设。

2024年5月19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美丽中国研究中心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54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管、经、法等多个学科。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2个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教职工1702人,专任教师996人,其中教授327人,副教授418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476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0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6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35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已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与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有交流合作关系,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5项,执行国家级引智项目88项。学校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在纳米比亚大学建有孔子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拥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以及教育部、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省部级科技平台35个。

科研成果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113个,包括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面上项目5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9项。同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白垩纪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名单。随后,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多家单位组成的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完成的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在线发表在国际综合性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2023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2022年度(2023年授奖)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12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青年科技奖3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3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13277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636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03.53万册,其中2023年增加9328册,生均纸质图书37.01册;拥有电子期刊321.47万册,学位论文1668.82万册,音视频46667小时。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1.51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482.15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993.57万篇次。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并公开发行有《GEOSCIENCE FRONTIERS》《现代地质》《地学前缘》《资源与产业》《中国地质教育》等刊物。

《GEOSCIENCE FRONTIERS》

《GEOSCIENCE FRONTIERS》于2010年创刊,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英文地学期刊,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出版。2016年期刊被SCIE收录。2022年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该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7.483,在地球科学及交叉学科领域201种期刊中排名第8,稳居Q1区,学科排名前5%。期刊《GEOSCIENCE FRONTIERS》先后荣获“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等多个荣誉,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项目。

《现代地质》

《现代地质》创刊于1987年,双月刊,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的地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该期刊获2006年“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6-2017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6-2022年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全国首届《CAJ-A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是中国科协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T2级。

《地学前缘》

 《地学前缘》于1994年创刊,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双月刊中文学术期刊。该期刊每期邀请特约主编组织主题专辑出刊,辅以自由来稿选登;全方位反映地球科学领域的引领性、创新性、基础性研究成果,同时刊登学术争鸣文章。《地学前缘》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卓越行动计划”专项。

《资源与产业》

《资源与产业》,创刊于1995年,原名为《矿产资源开发》,曾用名《资源·产业》,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办,是中国关于自然资源产业及经济管理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资源与产业》依托资源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立足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能源、气候、生物、海洋等)及其相关产业,坚持创新性、前沿性、权威性、综合性与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价值与学术价值,为从事自然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广大读者与作者提供服务。

《中国地质教育》

《中国地质教育》,创刊于1995年,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的全国唯一的关于地学及相关学科教育理论和实践改革、全面宣传和促进地球科学服务社会的综合性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主要栏目有:校(院)长论坛、教育思想与理论、教学研究与改革、教育管理、研究生与学位教育、比较教育与创新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地学人物、招生与就业、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等。并组织专家对年度地球科学和资源开发利用最新进展进行点评,刊发行业(地质教育、地矿产业)指导性数据及分析评价。该期刊自创刊以来获得了“全国多项荣誉,并被国内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

校园文化

形象标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徽整体造型为字母U与含苞待放的花蕾形态融合,颜色为地质蓝,由核心元素、中英文校名和建校时间“1952”组合而成。核心元素为象征地质学科的“地质锤、指南针、放大镜与地球经纬线”。该校徽融合了学校悠久深厚的学科特色与开放进取的创新意识、雄姿英发的时代精神,蕴含着对开启新征程的矢志追求和豪迈情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旗居中图案分校徽、中文校名和校徽与中英文校名组合三种形式,色彩按照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规定搭配应用。

精神文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校训是: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是温家宝同志1994年10月19日视察当时的中国地质大学时为母校深思熟虑的题词。“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涵盖了精神力、爱国心和求真知等几个方面的追求目标,与学校特色、历史、精神积淀准确契合,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也是办学过程中需要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艰苦朴素”就是要求师生要坚持朴实无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就是求大学之真,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之实;求科学之真,务勇攀高峰、探索地球系统的奥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实;求育人之真,务培养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识广博、爱国爱校的人才之实;求民主之真,务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教授治学之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校风是:艰苦奋斗、严格谦逊、团结活泼、求实创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校精神是: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校歌是电影《年轻一代》的主题曲《勘探队之歌》,诞生于1953年,由佟志贤作词、晓河作曲。1990年,学校第九次校务会议决定,暂定《勘探队之歌》为校歌。2004年10月,学校党委常委会正式确定《勘探队员之歌》为校歌。

社团文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会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工作,由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的校级学生组织。其职能为:团结和引导全校同学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中心,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为广大同学的成长成才服务;代表和维护同学的正当权益,参与涉及学生的学校事务的民主管理,组织有益于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学习、科研、文体、公益等活动,带领同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勤学自立,并为学生在地大的生活提供帮助,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重要纽带。

截至2024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学术类社团、实践类社团、公益类社团、体育类社团、艺术类社团共几十个,并注册有学生社团联合体。该学生社团联合体是学校以及社会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是全校所有合法学生社团和利益的总代表。社团联合会的宗旨是:加强成员社团的建设,突进成员社团的健康发展,协助成员社团繁荣校园文化,为活跃校园文化,建设文明校园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艺术团是校团委直接领导并指导的校级学生组织。艺术团以“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为宗旨,由合唱团、话剧团、舞蹈团、打击乐团、民乐团、室内乐团、主持部、礼仪模特部和造型设计部九个业务团,以及行政管理部、创意部、演出中心、媒体中心四个行政部门组成。自成立以来,艺术团活跃在校内外各类舞台,参加国家级演出数十场。如,2009年受邀参加央视“建国60周年——为祖国献礼”大型文艺演出;2010年随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参演俄罗斯“中国年”开幕仪式;2013年随校领导赴纳米比亚,参加学校和纳米比亚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揭牌仪式,担任重要演出任务;多次受邀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参演“汉语桥”、“电视辩论大赛”开幕式演出活动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科技协会,简称地大科协,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科技科普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校级学生组织。在校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日常工作,开展各项活动。大学生科技协会的基本职能包括:广泛宣传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兴趣,活跃校园科技学术活动的氛围;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C、D类,“创青春”“挑战杯”等赛事,积极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普类活动;广泛团结和组织在发明与创新方面有兴趣的同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拥有摇篮路、中北路、求真路三条主要道路景观,春晖广场、夏日广场、秋时广场、冬旭广场四个广场景观,晶园、垚园、淼园、森园、鑫园、磊园六个园林景观,以及建校元勋像、地质博物馆、金石坪等校园景观。

道路景观

摇篮路自东向西贯穿,与中北路共同构成校园的主干道。在摇篮路和中北路的交汇处,设有摇篮石,石上刻有“摇篮”二字。中北路将生活区与教学区分隔,西侧为生活区,东侧为教学区。求真路连接教学楼、食堂和宿舍,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通道。

广场景观

春晖广场,位于学校国际会议中心西侧,此处有旱柳数株,间有幽鸟啼鸣,微风拂面。夏日广场,位于学校餐饮中心东侧,其三面环楼,四围障树,垒土而筑,铺以花岗岩石板,广场南侧,置幽廊,植紫藤数株。秋时广场,位于学校地质图书馆前,此处有白杨,松树,李四光、何长工、刘型、高元贵等大师雕像立于图书馆前,一供瞻仰,二供励志。冬旭广场,位于学校东门毛主席像前,此处地形开阔,伟人毛泽东雕像立于广场西侧。

园林景观

晶园分布有水晶石;垚园以沉积岩和五色土为景观主体,邻近摇篮立石;淼园有柳树和珊瑚藤瀑布;森园有松衫、桃树、李树以及毕业林木;鑫园绿植较多;磊园多为石路,间或岩石棋布,各具其形。

建校元勋像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风物中有两组雕像。一组是四尊半身像,矗立在综合教学楼的大厅里;另一组是四尊全身像,矗立在地质图书馆前的草坪上。这两组雕像是为了纪念高元贵、李四光、何长工、刘型四位元勋而建,他们创建了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北京地质学院,为建校立下定鼎之功。

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于1952年始建。在2008年,该博物馆搬至该学校建成的逸夫实验楼的10至12层,随后为博物馆进行了重新布展,并在2010年重新开放。再次布展的博物馆展厅面积约为2400平方米,共有地球科学厅、恐龙厅、地球物质厅和地球与生命演化历史厅四个展厅。截至2024年5月馆藏标本总量55000余件,其中公开展出4000余件。藏品除了采自中国各地之外,还有来自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标本。

金石坪

金石坪,展示了14件矿石大型标本,是11个校友单位或个人挑选、捐赠的典型大标本。代表性大型标本主要有:胶东半岛和小秦岭的金矿石、青藏高原冈底斯驱龙、甲玛和知不拉铜矿石、金川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石、宁芜凹山铁矿石、钼多金属矿石和铅锌矿石、云南北衙多金属和金厂河铜铅锌矿石、扎西康锑铅锌矿石、四川拉拉铜金矿石等。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