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方言馆

更新时间:2023-07-20 16:31

上海广方言馆成立于1863年,是由江苏巡抚李鸿章仿照京师同文馆在上海设立的一所新式学堂,初称“上海同文馆”,1867年改名为“上海广方言馆”。馆址初设于上海县署东南面,后迁至江南制造局西北面。该馆与一般专事讲习经史义理、八股时文的旧式的书院迥然不同,旨在培养精通洋务的各种专门人才。由具有维新倾向的著名改革家冯桂芬主持馆务。广方言馆章程中,规定学生分为上下两班,初进馆时入下班,学习数理化和外文等基础课程。一年后,经考试合格者升入上班。

创立

创始于1863年3月11日(清同治二年正月廿二日)的“上海广方言馆”,是近代培养翻译和承办洋务人员的新式学校之一。就其培养目标及设立课程、专业而言,已具有近代“高等教育”的雏形。当年,“上海广方言馆”是由江苏巡抚李鸿章仿京师“同文馆”例,奏设于上海的。

背景

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开放包容的商业文化,迅速成为远东重要的通商口岸。然而与此地位不相匹配的是,上海缺乏一大批既懂外语,又懂商贸规则的本地职员。当时的怡和洋行从法国进口了一批用于摆饰的玻璃器皿,由于缺乏对“货越船舷风险转移”这一重要国际航运规则的认知,装卸工人竟将3箱已经破碎的器皿搬运下船,船东由此不再认账,直接导致接船验货的中国员工被罚俸3个月。小到个人生计,大至国家利益,此类因不懂外语或商贸规则受损吃亏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李鸿章奏请清政府于1863年设立“上海外国语言文字学馆”,简称“上海同文馆”,后于1867年改名为“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广方言馆”与1862年成立的“北京同文馆”有两点显著不同。第一,招生不限于贵族子弟,社会各界有志于学习洋务者,经考试合格皆可录取;第二,学习课程更为广泛,除英语、法语、俄语等语言课程以及必修的经学课程外,还包括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凸显出清政府发展科学技术的迫切性,以及培养商贸人才的实际需要。

上海同文馆自开馆以后一直重视英文教学。英文教习一职先后共有10位,除了刚开始由英国人傅兰雅(Dr. John Fryer)、美国人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任职以外,后来一直由懂英文的中国人担当此任。历任的10位法文教习中,也有一半都是懂法文的中国人。两位德文教习之一是中国人。6位算学教习中有5人是中国人。历任汉文教习共22人,均由中国人担任。

发展

开始时,仅设“英文”一馆,后加设“法文馆”、“算学馆”。1891年增设“天文馆”。校址初设于老城厢内旧学宫,即“敬业书院”西偏屋宇(今梧桐路),由书院山长冯桂芬总负责。1870年(同治八年)迁入高昌庙“江南机器制造局”(后为江南造船厂,今已划归“世博园区”)内。之后又设“翻译馆”、“东文馆”、“铁船馆”、“工艺学堂”等。由制造局总办兼任广方言馆总办,归两江总督及江海关道管辖。广方言馆招收14岁以下(后改15岁至20岁)“师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定额40人,最多时达80人。分上、下两班,先入下班,一年后择优升入上班,专习一艺。学生学完后为“附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并充任各衙门及海关“翻译官”。

结束

1898年,江南制造局炮队营裁并,改名江南制造局附设“工艺学堂”。1905年,总督周馥以各省已设兼习外国文字的学堂,建议改为“广方言馆”,并且并入陆军部“兵工学堂”。至此,这所创办于原南市地区的上海第一所外国语学校“广方言馆”在办了42年之后终于结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